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飞马投资可交换债券违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3 22:23
  2018年9月27日和28日,飞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因其未能如期偿付先前发行的两支可交换债券的应付本息及相关回售款项而发生违约,这也是国内首例发生实质性违约的可交换债券,这两支可交债分别是“16飞投01”和“16飞投02”。可交换债券的优势众多,深受债券市场主体的喜爱,对于投资者来说,因换股条款的设置,有一定的保障,可以选择到期拿回本息,亦可通过换股实现较高收益。对于发行主体则用途非常广泛,可交债能够帮助发行人实现使用较低成本来融得资金,亦可达到平稳减持的效果,即不会因大量减持而影响公司股价。因此,在2013年第一支私募可交债成功发行之后,可交债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近几年可交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及迅速的发展,尤其是私募可交债,深受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喜爱,发展态势迅猛。作为债券的一种,虽然可交债优势众多且深受欢迎,但其也存在着违约的风险,并且自飞马投资可交债违约起可交债的风险就已经开始显露。可交换债券作为一种新兴债券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的历程尚短,还不是很成熟,虽然作为一种新型的债券满足了发行人多样化的需求又为投资者创造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但其条款复杂,与普通债券有很大不同,加...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内文献综述
        0.2.2 国外文献综述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
        0.3.1 研究方法
        0.3.2 论文结构
    0.4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0.4.1 创新
        0.4.2 不足
1.案例介绍
    1.1 发行主体及标的公司简介
        1.1.1 飞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1.2 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1.2 飞马投资控股可交换债券违约事件回顾
        1.2.1 债券发行情况
        1.2.2 债券违约情况
        1.2.3 应对措施
2.案例分析
    2.1 可交换债券简介及条款设置
        2.1.1 可交换债券简介
        2.1.2 与可转债异同
        2.1.3 可交换债券的优缺点
        2.1.4 私募可交换债券核心条款解析
    2.2 宏观环境分析
        2.2.1 监管体制不完善
        2.2.2 评级滞后
        2.2.3 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2.3 公司层面
        2.3.1 飞马国际频繁并购行为
        2.3.2 飞马国际业绩下滑
        2.3.3 飞马投资频繁进行股权质押
    2.4 财务因素
        2.4.1 偿债能力分析
        2.4.2 盈利能力分析
        2.4.3 现金流能力
    2.5 Z-Score模型分析
        2.5.1 Z-Score模型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2.5.2 飞马投资Z-Score模型分析
        2.5.3 飞马国际Z-score模型分析
    2.6 案例小结
3.案例启示与建议
    3.1 对于监管层面的建议
        3.1.1 完善监管
        3.1.2 健全债券市场违约预警机制
        3.1.3 及时完善和更新信用评级机制
    3.2 对债券发行人的建议
        3.2.1 合理调整公司扩张并购战略
        3.2.2 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
    3.3 对投资者的建议
        3.3.1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3.3.2 对新兴债券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的特征、风险与应对措施[J]. 刘再杰,李艳.  新金融. 2016(10)
[2]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风险的成因分析[J]. 任婉馨.  清华金融评论. 2016(10)
[3]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防范[J]. 张志军,陈诣辉,陈秉正.  中国金融. 2016(19)
[4]“11超日债”违约事件的三大影响[J]. 周大胜.  中国经济周刊. 2014(09)
[5]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陈秀梅.  宏观经济研究. 2012(02)
[6]公司声誉、财务信息与债务违约风险估计[J]. 耿得科,张旭昆.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05)
[7]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  经济研究. 2009(01)
[8]企业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研究[J]. 李秉成.  当代财经. 2004(01)

博士论文
[1]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有关问题研究[D]. 黄超.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案例研究[D]. 梁学栋.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适用性研究[D]. 郑佳铭.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36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36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