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华泽钴镍大股东“掏空”行为分析与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9 05:01
  当今的资本市场中,为了获取到更多且优质的融资渠道以支持企业价值的实现,愈来愈多的企业选择上市。然而,愈来愈多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招致企业沦为“*ST股”,极大水平地侵蚀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引发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纵使一切大股东“掏空”行为均具有普遍性,但是每个案例都具备其特殊性。故而,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具体案例予以具体分析,拥一定现实意义。文章以华泽钴镍“掏空”案为对象而展开研究,共包罗五个基本部分:首先为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背景、意义,并针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方式、“掏空”对上市公司等方面的影响及其防范等方面的文献予以梳理、评述;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部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对大股东“掏空”的惯用手段进行了概念上的描述,并对与之密切关联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明;第三部分对华泽钴镍“掏空”行为予以全面的介绍,并基于该案例对华泽钴镍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利用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等“掏空”手段进行具体归纳、分析;第四部分则是基于第三部分,通过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两个层面出发进行“掏空”案的影响予以剖析,发现华泽钴镍“掏空”案对企业本体与中小股东均...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股东“掏空”的影响因素
        1.2.2 大股东“掏空”的方式
        1.2.3 大股东“掏空”的影响与防范
        1.2.4 文献评述
    1.3 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基本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相关理论
    2.1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界定
        2.1.1 大股东的界定
        2.1.2 “掏空”行为的界定
    2.2 大股东“掏空”的主要手段
        2.2.1 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及资金占用转移资产
        2.2.2 通过上市公司名义进行关联担保
        2.2.3 利用股权质押、减持套现牟利
    2.3 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控制权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华泽钴镍大股东“掏空”行为
    3.1 华泽钴镍基本情况介绍
    3.2 华泽钴镍“掏空”事件情况介绍
    3.3 大股东“掏空”华泽钴镍的手段
        3.3.1 资金占用
        3.3.2 关联担保
        3.3.3 利用内幕交易操纵股价
第4章 华泽钴镍大股东“掏空”影响及原因分析
    4.1 “掏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4.1.1 企业财务绩效下滑
        4.1.2 影响了上市公司再融资
        4.1.3 损害企业形象与公司价值
    4.2 “掏空”对中小股东的影响分析
    4.3 大股东“掏空”华泽钴镍的原因分析
        4.3.1 大股东“一股独大”
        4.3.2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4.3.3 大股东与关联方间关系错杂
        4.3.4 大股东股权大量质押
第5章 防范华泽钴镍大股东“掏空”的建议
    5.1 优化华泽钴镍股权结构
        5.1.1 引入机构投资者
        5.1.2 引入战略投资者
    5.2 完善华泽钴镍的公司治理结构
        5.2.1 优化治理层成员筛选机制
        5.2.2 优化公司治理层结构
        5.2.3 健全股东大会的组成
    5.3 建立内部审查监管机制
        5.3.1 建立内部关联方交易审查监管机制
        5.3.2 建立内部股东质押审查监管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董事会多样性会抑制大股东掏空吗?——基于团队多样性的视角[J]. 郝云宏,汪曦,范剑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How much control causes tunneling? Evidence from China[J]. Wenting Chen,Shanmin Li,Crystal Xiaobei Che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03)
[3]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股价崩盘风险:“利益协同”还是“隧道”效应?[J]. 沈华玉,吴晓晖,吴世农.  经济管理. 2017(04)
[4]内部控制与关联交易:基于效率促进观和掏空观分析[J]. 张洪辉,章琳一,张蕊.  审计研究. 2016(05)
[5]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等于“掏空”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公告的实证分析[J]. 吴静.  经济论坛. 2016(08)
[6]大股东治理体制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基于“掏空”与“支持”双重动机视角[J]. 唐婧清,刘树海,张俊民.  管理评论. 2016(07)
[7]媒体负面报道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李明,叶勇.  管理评论. 2016(01)
[8]内部控制、大股东掏空与股价崩盘风险[J]. 王超恩,张瑞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10)
[9]权力强度、内部控制与大股东掏空行为抑制[J]. 杨七中,马蓓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7)
[10]大股东会侵犯管理层利益吗?——来自资金占用与管理层人员变更的经验证据[J]. 梁上坤,陈冬华.  金融研究. 2015(03)

硕士论文
[1]新三板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下的掏空行为研究[D]. 丁晓东.暨南大学 2017
[2]大股东与高管合谋下掏空方式和利益转移路径研究[D]. 袁泽.广东财经大学 2017
[3]大股东股权质押对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D]. 谷冰洁.东北财经大学 2016
[4]民营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 王璐.东华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95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195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