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空机制能否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基于转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发布时间:2021-07-22 11:48
我国证券市场卖空合法化已近十年时间,但前期卖空约束的存在使得该机制对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存在争议。基于转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窗口,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排除了样本选择偏误后,通过盈余反应系数模型检验在卖空约束得到了极大缓解的情况下,卖空的事前威慑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产权性质及股权结构下影响的效果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缓解卖空约束具有积极的外部治理效应,潜在的卖空机会具有典型的事前威慑效应,能够有效抑制盈余操纵、提高盈余质量;但对于不同产权性质和股权结构的公司,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上述结论为卖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检验,并为转融券制度的推进及完善提供了调整思路和方向。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融券及转融券标的数量增长情况
罅吭龃螅??致证券公司自有证券供给不足,继而大量从证金公司进行转融券以满足市场需求。2015年6月底股市在国家去杠杆的行动中快速转头,从一路飙升变为千股跌停,虽然应出现看跌市场,但是大部分资金在如此巨幅波动下被套牢,仍有少量自由资金的也不敢轻易进行融券操作,使得证券需求减少。前期大量抛出的证券又使得供给面充足,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证券公司的转融通交易量急剧萎缩。2016年后半年股市情况逐渐缓和,随着融资融券制度进一步推进,转融券业务的融出交易量呈现出小幅稳定增长态势。图1融券及转融券标的数量增长情况图2转融券融出交易额变化趋势图3转融券融出股数占融券融出股数趋势图图3列示了2013.2.28-2016.12.31转融券交易股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转融券融出股数占融券融出股数的比重有稳定上涨趋势,排除个股价格影响,转融券对卖空机制在券源方面的贡献体现非常直观。因此,转融券是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小觑的卖空力量。转融券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卖空机制的完善。一方面,从供给面削弱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卖空约束(苏冬蔚和倪博,2018),可以被视为研究卖空约束的纯外生事件,以转融券标的为研究对象规避了两融标的在研究卖空过程中的偏误;另一方面,从转融券业务的特点来看,其前端勾稽了涉及民生的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后端挂钩了呼吁已久的减少卖空约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关于卖空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以转融券制度的实施及标的扩容为背景,以公司治理的盈余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ro-·2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券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存在治理效应吗[J]. 杨慧辉,刘伟. 财贸研究. 2018(09)
[2]转融券制度、卖空约束与股价变动[J]. 苏冬蔚,倪博. 经济研究. 2018(03)
[3]融券卖空机制是否抑制了上市公司过度投资?[J]. 王蕾茜,邹辉文. 商业研究. 2018(03)
[4]放松卖空管制与大股东“掏空”[J]. 侯青川,靳庆鲁,苏玲,于潇潇. 经济学(季刊). 2017(03)
[5]卖空压力影响企业的风险行为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倪骁然,朱玉杰. 经济学(季刊). 2017(03)
[6]卖空的事前威慑、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行为——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检验[J]. 顾乃康,周艳利. 管理世界. 2017(02)
[7]卖空与盈余质量——来自财务重述的证据[J]. 张璇,周鹏,李春涛. 金融研究. 2016(08)
[8]转融通前后两融业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研究[J]. 魏晓琴,赵建南,张祥娟. 金融理论探索. 2016(03)
[9]金融市场的“劣汰”机制——基于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J]. 顾琪,陆蓉. 财贸经济. 2016(05)
[10]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J]. 陈晖丽,刘峰. 会计研究. 2014(09)
本文编号:3297096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融券及转融券标的数量增长情况
罅吭龃螅??致证券公司自有证券供给不足,继而大量从证金公司进行转融券以满足市场需求。2015年6月底股市在国家去杠杆的行动中快速转头,从一路飙升变为千股跌停,虽然应出现看跌市场,但是大部分资金在如此巨幅波动下被套牢,仍有少量自由资金的也不敢轻易进行融券操作,使得证券需求减少。前期大量抛出的证券又使得供给面充足,在接下来的半年中证券公司的转融通交易量急剧萎缩。2016年后半年股市情况逐渐缓和,随着融资融券制度进一步推进,转融券业务的融出交易量呈现出小幅稳定增长态势。图1融券及转融券标的数量增长情况图2转融券融出交易额变化趋势图3转融券融出股数占融券融出股数趋势图图3列示了2013.2.28-2016.12.31转融券交易股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转融券融出股数占融券融出股数的比重有稳定上涨趋势,排除个股价格影响,转融券对卖空机制在券源方面的贡献体现非常直观。因此,转融券是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小觑的卖空力量。转融券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卖空机制的完善。一方面,从供给面削弱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卖空约束(苏冬蔚和倪博,2018),可以被视为研究卖空约束的纯外生事件,以转融券标的为研究对象规避了两融标的在研究卖空过程中的偏误;另一方面,从转融券业务的特点来看,其前端勾稽了涉及民生的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后端挂钩了呼吁已久的减少卖空约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关于卖空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以转融券制度的实施及标的扩容为背景,以公司治理的盈余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Pro-·2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融券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存在治理效应吗[J]. 杨慧辉,刘伟. 财贸研究. 2018(09)
[2]转融券制度、卖空约束与股价变动[J]. 苏冬蔚,倪博. 经济研究. 2018(03)
[3]融券卖空机制是否抑制了上市公司过度投资?[J]. 王蕾茜,邹辉文. 商业研究. 2018(03)
[4]放松卖空管制与大股东“掏空”[J]. 侯青川,靳庆鲁,苏玲,于潇潇. 经济学(季刊). 2017(03)
[5]卖空压力影响企业的风险行为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倪骁然,朱玉杰. 经济学(季刊). 2017(03)
[6]卖空的事前威慑、公司治理与企业融资行为——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检验[J]. 顾乃康,周艳利. 管理世界. 2017(02)
[7]卖空与盈余质量——来自财务重述的证据[J]. 张璇,周鹏,李春涛. 金融研究. 2016(08)
[8]转融通前后两融业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研究[J]. 魏晓琴,赵建南,张祥娟. 金融理论探索. 2016(03)
[9]金融市场的“劣汰”机制——基于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J]. 顾琪,陆蓉. 财贸经济. 2016(05)
[10]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J]. 陈晖丽,刘峰. 会计研究. 2014(09)
本文编号:3297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297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