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住宅租赁合约中解约期权的定价及效应不对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0:13

  本文关键词:住宅租赁合约中解约期权的定价及效应不对称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完善住宅租赁市场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发达的租赁市场不仅会导致房价虚高,还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我国居民不愿意通过租房来解决居住需求,而更愿意买房。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承租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在合约期限内,出租人可以随时收回房屋,驱逐承租人。出租人解约权的存在给租房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感,造成了住宅租赁市场秩序的混乱,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禁止了出租人的这项权利。然而,在我国这项权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目前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为了探索出租人解约权存在的价值,首先利用期权理论解释这项权利,其次在风险中性的框架下,构建了无期权租约租金的期限结构,之后引入解约期权,建立了带有解约期权的租赁合约的定价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假设,发现带有解约期权租赁合约的租金低于标准租约的租金,并且可以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对这项期权定价。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首先推导了包含收益增长率的资产价格的估值公式,从而确认了房价租金比主要受到期望报酬率与收益增长率的影响。而从房价租金比中扣除期望报酬率和收益增长率的影响,所得出的残差的差异就能反映不同国家房价租金比的真正差异。通过对中美之间残差的比较,证明了解约期权的存在确实影响了我国的租金。随后,本文对出租人的解约期权对于出租人福利和承租人福利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解约期权虽然给出租人带来收益,但是给承租人带来更大的损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解约期权对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效应存在不对称性,通过案例对这一不对称性进行了估计,结论表明禁止解约期权能带来社会福利的净增加。最后,基于如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住宅租赁 解约期权 效应不对称 波动率 Black-Scholes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F724.5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3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目的13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4
  • 1.2.1 期权13-14
  • 1.2.2 租赁合约中的期权1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5-16
  • 1.3.3 本文的创新点16-17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17-23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7-20
  • 1.4.2 国内研究现状20-23
  • 2 中国住宅租赁市场的现状23-30
  • 2.1 住宅租赁市场的规模和构成23-25
  • 2.2 住宅租赁市场的运行现状25-27
  • 2.3 我国住宅租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7-30
  • 3 住宅租赁合约中典型期权的解析30-35
  • 3.1 解约期权的内涵30-31
  • 3.1.1 出租人解约期权的内涵30-31
  • 3.1.2 承租人解约期权的内涵31
  • 3.2 续租期权的内涵31-32
  • 3.3 转租期权和利润分享期权的内涵32-33
  • 3.4 本章小结33-35
  • 4 住宅租赁合约中解约期权定价的理论分析35-50
  • 4.1 期权定价方法35-38
  • 4.1.1 BLACK-SCHOLES模型35-36
  • 4.1.2 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36-38
  • 4.2 解约期权定价的理论模型38-49
  • 4.2.1 租金的期限结构38-42
  • 4.2.2 出租人可解约的租约定价42-49
  • 4.3 本章小结49-50
  • 5 住宅租赁合约中解约期权的实证检验50-58
  • 5.1 实证方法的解释50-53
  • 5.1.1 估值公式的引入50-51
  • 5.1.2 残差的构造及应用51-53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53-54
  • 5.3 中美城市的差异显著性检验54-58
  • 5.3.1 一线城市的差异显著性检验54-55
  • 5.3.2 二三线城市的差异显著性检验55-58
  • 6 解约期权的效应不对称性分析58-68
  • 6.1 不同市场状态下的解约期权的效应58-61
  • 6.1.1 实际空置率下降情形下的效应分析58-60
  • 6.1.2 实际空置率上升情形下的效应分析60-61
  • 6.2 合约双方的决策与盈亏分析61-63
  • 6.2.1 出租人的解约决策与盈亏分析61-62
  • 6.2.2 承租人的决策与盈亏分析62-63
  • 6.3 解约期权效应不对称性的案例分析63-68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68-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75-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宣;;揭开外汇期权的面纱[J];卓越理财;2006年09期

2 张其秀;略谈对期权的会计认识[J];财会月刊;2000年06期

3 刘银国,赵培标;保险创新──保险期权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6期

4 张其秀;对金融创新工具期权的会计认识[J];财会通讯;2000年02期

5 詹姆斯·C·凡和恩,熊良俊,汪争平;期权型证券:理论与实务[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何玉平;期权在上市公司的运用[J];经济师;2002年08期

7 陈宋生;为什么会有期权及期权种类[J];审计与理财;2003年08期

8 吴艳芳,杨林;关于利用证券-期权组合降低投资风险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5年05期

9 ;期权及其特点[J];中国石化;2006年10期

10 陈美华;;期权公允价值确定问题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一多;张蜀林;;我国股票市场期权式交易策略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2 李东;肖越;;场外期权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A];第八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专刊[C];2014年

3 张鸿雁;肖q

本文编号:331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1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