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基于行为金融的大学生投资偏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3:12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为金融的大学生投资偏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金融学在以理性人为假设的前提下发展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它们通常假定:人是理性的,对市场信息能进行充分的识别,并以此指导投资决策,实现效用最大化。然而,美国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1976)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存在着种种认知偏差,如代表性、可得性和锚定调整,它们会导致一些系统性的错误,这说明理性人的假设有时候是难以成立的。并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证券市场异象被发现,比如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规模效应、一月效应,这些市场异象的长期普遍存在表明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基石不再坚固。由此行为金融学开始了快速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将人们的心理因素、行为科学、决策科学等融入金融学中,考察非理性人或有限理性的个体如何做出经济决策。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具有高投机性、高换手率以及频繁剧烈波的特点,投资者缺乏经验,很容易受到各种认知和心理偏差的影响,并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因此对投资者可能表现出的偏差进行研究并找到规律,可以有效规避这些偏差,以此提高投资收益率。本文以我国大学生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个群体是否存在认知偏差、心理及行为偏差进行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投资者存在着代表性启发式偏差、锚定与调整偏差和框定依赖偏差,还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启发式偏差,该群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其次,他们也存在着心理偏差与偏好,但与一般大众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相反他们对自己的投资水平感到一定程度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大学生投资者表现出明显的事后聪明式偏差、损失厌恶,只具有轻微的熟悉偏好,也有证实偏差的倾向。再者,大学生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存在着处置效应,但他们的羊群行为并不明显。最后本文在检验结论的基础上,对于投资者如何避免或减少这些心理及行为偏差以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度,提出了应采用的投资策略。
【关键词】:行为金融 认知偏差 心理偏差 行为偏差 投资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5;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性12-14
  • 1.4.1 研究方法12
  • 1.4.2 论文的创新性12-14
  • 第二章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14-23
  • 2.1 证券市场异象14-16
  • 2.1.1 股票溢价之谜14
  • 2.1.2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14-15
  • 2.1.3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15
  • 2.1.4 规模效应15
  • 2.1.5 账面市值比效应15-16
  • 2.2 投资者认知过程的偏差16-19
  • 2.2.1 代表性启发法16-17
  • 2.2.2 可得性启发法17
  • 2.2.3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17-18
  • 2.2.4 情感启发式偏差18
  • 2.2.5 框定依赖偏差18-19
  • 2.3 投资者心理及行为偏差19-22
  • 2.3.1 过度自信19
  • 2.3.2 心理账户19-20
  • 2.3.3 后见之明20
  • 2.3.4 证实偏差20-21
  • 2.3.5 损失厌恶21
  • 2.3.6 熟悉偏好21
  • 2.3.7 羊群行为21-22
  • 2.3.8 处置效应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第三章 大学生投资者投资偏差的检验23-39
  • 3.1 调查问卷检验投资偏差的逻辑分析23-25
  • 3.1.1 论文行文逻辑分析23-24
  • 3.1.2 问卷问题设置以检验投资偏差的逻辑24
  • 3.1.3 调查问卷检验投资偏差的逻辑图24-25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25-26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25
  • 3.2.2 调查问卷设计考虑的特殊问题25-26
  • 3.2.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6
  • 3.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26-38
  • 3.3.1 被调查大学生投资者的地域分布26
  • 3.3.2 大学生投资者认知偏差的检验26-30
  • 3.3.3 大学生投资者心理偏差与偏好的检验30-35
  • 3.3.4 大学生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检验35-37
  • 3.3.5 大学生投资者主观交易特点37-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39-43
  • 4.1 逆向投资策略39-40
  • 4.1.1 低P/E策略39-40
  • 4.1.2 低P/CF策略和低P/B策略40
  • 4.1.3 低P/D策略40
  • 4.2 惯性投资策略40
  • 4.3 集中投资策略40-41
  • 4.4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41
  • 4.5 选股过程的偏差管理41
  • 4.6 持有和卖出过程的偏差管理41-43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43-45
  • 5.1 主要结论43-44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46
  • 附录46-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谊浩,陈柳钦;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王春;黄健;;教师实验教学在行为金融课程中的运用探索——以预期效用理论的挑战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5期

3 权丽平,高用深;对行为金融异常的分组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郝东洋;;我国行为金融研究发展、现状及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杨秀萍;薛阳;;行为金融:理论、模型与展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张谊浩,陈柳钦;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汪洋;我国股票市场行为金融的价值特征[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8 姜继娇,杨乃定;多心理账户下的群体投资决策规则优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9 兆文军;于奇;;基于行为金融的中国股市波动非对称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盛勇;;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机构博弈分析[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汉大学 肖小锋;行为金融之“厌恶”观[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沈丽普(学者);金融投资如选美[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 扬韬;跟着做与抢先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职业投资者,经济学博士 扬韬;贪婪无止境[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凤华;嵌入群体心理的行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彭飞;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选择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王斌;IPO、市场有效与行为金融[D];复旦大学;2005年

4 汪天都;技术分析、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D];复旦大学;2014年

5 李云红;中国股票市场的适应性市场假说特征及相关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及行为金融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潘朋;基于行为金融的大学生投资偏差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马玉杰;行为金融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陈雯;罗伯特·希勒行为金融思想述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5 司震寰;信息对股票价格波动影响的行为金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麟;公司行为金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甫军;行为金融:发展历程和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03年

8 巩磊;基于行为金融的中国股市日历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祝丽玲;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组合决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李瑾;行为金融视域中的证券市场投资策略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行为金融的大学生投资偏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3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