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总公司盈余信息与贴现率信号
发布时间:2021-09-11 17:44
会计盈余作为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各市场参与者行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信息。长期以来,学界主要关注公司个体的会计盈余的信息内涵,较少关注加总的会计盈余,即所有公司的会计盈余按一定权重加权加总。最近,研究发现加总的会计盈余与股票市场收益之间呈现弱相关甚至负相关,与公司个体的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正相关的结论截然不同。这说明整个市场加总的盈余与公司个体的盈余有着不同的信息内涵,加总盈余可能存在“宏观经济”信息内涵。探究加总盈余是否传递贴现率信号,正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论文首先根据Campbell(1991)的收益率分解模型,分析了贴现率信息和现金流信息影响收益率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加总盈余信息传递贴现率信息,从而影响收益率的理论逻辑。分析发现,股票收益率的变动源于现金流信息和贴现率信息两种冲击,但由于两种冲击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方向不同,因此加总盈余与股票市场收益的关系既可能正相关,可能负相关,也可能弱相关,取决两种信息成分的相对强弱。论文其次采用盈余反应模型(ER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基本思路为:(1)计算市场加总的盈余变动,作为市场整体的加总盈余信息的代理。样本选取2002年第1季度至2...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微观研究
2.2 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宏观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实证设计
3.1 理论分析
3.1.1 Campbell收益率分解模型
3.1.2 加总盈余变动与现金流信息(Ncf)
3.1.3 加总盈余变动与贴现率信息(NR)
3.1.4 加总盈余变动与预期收益率(Et-1(Rt))
3.2 实证设计
3.2.1 基本ERC模型
3.2.2 拓展ERC模型
3.2.3 补充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
4.1 样本与数据
4.1.1 加总盈余变动
4.1.2 股票市场收益
4.1.3 贴现率代理变量
4.2 实证检验与分析
4.2.1 基本ERC模型的检验结果
4.2.2 拓展ERC模型与信息分离的检验结果
4.2.3 补充检验
4.3 稳健性分析
4.3.1 股票市场收益的其他测度
4.3.2 沪深子样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胀预期是否对意外盈余做出反应?[J]. 孙坚强,吴灏,蔡玉梅. 经济研究. 2018(05)
[2]未预期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基于媒体数据的实证研究[J]. 朱小能,周磊. 金融研究. 2018(01)
[3]企业汇总会计盈余能有效预测未来通货膨胀吗?[J]. 罗宏,方军雄,曾永良,周大伟. 经济评论. 2017(06)
[4]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研究[J]. 罗宏,曾永良,方军雄,周大伟. 会计研究. 2016(04)
[5]会计盈余与未来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会计盈余视角[J]. 李补喜,毋丹. 经济问题. 2015(12)
[6]上证综指脱离中国经济吗?——兼论如何改进上证综指[J]. 孙霄翀,高峰,马菁蕴,崔文迁. 金融研究. 2007(09)
[7]会计盈余有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 姚立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 孙爱军,陈小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9]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 陈晓,陈小悦,刘钊. 经济研究. 1999(06)
[10]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 赵宇龙. 经济研究. 1998(07)
硕士论文
[1]加总意外盈余传递货币供给信息的实证研究[D]. 张俊勇.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企业盈利预测偏差与通货膨胀预期[D]. 杨燕.华南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93436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微观研究
2.2 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宏观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实证设计
3.1 理论分析
3.1.1 Campbell收益率分解模型
3.1.2 加总盈余变动与现金流信息(Ncf)
3.1.3 加总盈余变动与贴现率信息(NR)
3.1.4 加总盈余变动与预期收益率(Et-1(Rt))
3.2 实证设计
3.2.1 基本ERC模型
3.2.2 拓展ERC模型
3.2.3 补充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
4.1 样本与数据
4.1.1 加总盈余变动
4.1.2 股票市场收益
4.1.3 贴现率代理变量
4.2 实证检验与分析
4.2.1 基本ERC模型的检验结果
4.2.2 拓展ERC模型与信息分离的检验结果
4.2.3 补充检验
4.3 稳健性分析
4.3.1 股票市场收益的其他测度
4.3.2 沪深子样本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通胀预期是否对意外盈余做出反应?[J]. 孙坚强,吴灏,蔡玉梅. 经济研究. 2018(05)
[2]未预期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基于媒体数据的实证研究[J]. 朱小能,周磊. 金融研究. 2018(01)
[3]企业汇总会计盈余能有效预测未来通货膨胀吗?[J]. 罗宏,方军雄,曾永良,周大伟. 经济评论. 2017(06)
[4]会计信息的宏观预测价值: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研究[J]. 罗宏,曾永良,方军雄,周大伟. 会计研究. 2016(04)
[5]会计盈余与未来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会计盈余视角[J]. 李补喜,毋丹. 经济问题. 2015(12)
[6]上证综指脱离中国经济吗?——兼论如何改进上证综指[J]. 孙霄翀,高峰,马菁蕴,崔文迁. 金融研究. 2007(09)
[7]会计盈余有用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 姚立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 孙爱军,陈小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9]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 陈晓,陈小悦,刘钊. 经济研究. 1999(06)
[10]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 赵宇龙. 经济研究. 1998(07)
硕士论文
[1]加总意外盈余传递货币供给信息的实证研究[D]. 张俊勇.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企业盈利预测偏差与通货膨胀预期[D]. 杨燕.华南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93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9343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