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产业政策视角下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1 22:38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浪潮迭起,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并购溢价水平也在持续攀升。并购溢价泡沫饱受质疑,不断暴露的商誉减值甚至导致公司由盈转亏、股价暴跌,为投资者埋下了巨大隐患。同时,符合产业政策的并购整合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鼓励的方向,也是高溢价并购的高发地,然而,产业政策激励下高溢价并购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亟待检验。因此,结合我国产业政策探究并购溢价经济后果对学术界与实务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现有文献对于并购及溢价经济后果的研究集中在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及股票持有收益等方面,极少研究股票收益率累积的极端风险。基于代理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及政府干预理论,文章分析并检验了并购溢价对收购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目标公司产业政策对并购溢价与收购公司股价崩盘关系的影响。利用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较高并购溢价会恶化收购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并且具有持续性;目标公司受产业政策支持则加剧了并购溢价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进一步按产权性质、并购类型分组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正向调节效应在民...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产业政策视角下并购溢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


协同效应理论下并购溢价对收购公司的影响

溢价,并购,收购公司,委托代理理论


导致并购溢价较高的研究也得到了与一致的结论。Jaggi 和 Dorata(2006)研究发现并购溢价与 CEO 并购前后的货薪酬差额显著正相关,说明 CEO 为追求并购后的薪酬上涨而不惜支付加高溢价并认为 CEO 在其利益与股东一致时会在并购溢价谈判方面倍加努力[127]。第二代理问题也抬高并购溢价,Hunter 和 Jagtiani(2003)研究就曾认为在大股东导下,为提高交易完成可能性、加快并购进程及获取标的控制权,通常支付较的并购溢价,并伴随潜在利益输送,从而产生财富转移效应,损害收购公司并价值的创造、侵蚀其股东财富[128]。然而,代理问题引发的较高并购溢价是不理的,溢价泡沫成分较大,无疑会降低收购公司自由现金流并增加公司从并购获得收益的难度,加剧公司财务负担与盈利压力,损害股东价值,一旦股东意到并购导致自身财富损失,将可能对管理层实施惩罚,如降职、降薪及诉讼等反过来又会加剧公司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Hambrick 和 Cannella,1993)[129管理层为维护自身利益又会采取进一步的自利行为,如操纵公司财务信息披(Bens 和 Neamtiu,2012)[75]、裁员(Krishnan 等,2007)[5]等。基于以上分析图 2.2 综合总结了委托代理理论下并购溢价对收购公司的可能影响以及机制。追求声誉、薪酬溢价合理性较差、泡沫风

股价,负面信息,委托代理理论,风险


外信息不对称程度,投资者无法拥有充分信息对公司股价进行修正,导致公司股价偏离股票真实价值,股价泡沫较大。当公司内部囤积的负面信息超过公司能够承受的临界点,继续隐藏负面消息的成本将超过继续隐藏可能带来的收益,或者客观条件已经不容许管理层将负面消息继续隐藏下去时,负面信息将集中涌向股票市场,导致股价暴跌、股价泡沫破裂,引发股价崩盘风险。Jin 和 Myers(2006)将公司层面股价崩盘风险的这一形成机理系统地概括为“信息隐藏假说”[34]。此外,Bleck 和 Liu(2007)基于代理理论建立的理论模型认为,在代理问题驱动下管理层有动机依据自身利益操纵公司财务战略,实施对于公司而言无利可图的项目投资并试图掩盖投资项目的真实业绩以使个人私利最大化,加剧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无法及时发现并终止业绩较差的投资项目,也无法根据公司真实业绩调整虚高的股票价格,不良项目在公司中长期存在甚至恶化,其不良影响不断积累并最终成为现实,从而导致股价崩盘风险[130]。江轩宇和许年行(2015)则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过度投资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代理理论对二者关系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122]。综合以上分析,图 2.3概括了委托代理理论下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加剧不良财务战略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信息含量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文本向量化方法的研究[J]. 孟庆斌,杨俊华,鲁冰.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2)
[2]高管减持、信息压制与股价崩盘风险[J]. 孙淑伟,梁上坤,阮刚铭,付宇翔.  金融研究. 2017(11)
[3]Five-year plans, China finance and their consequences[J]. Donghua Chen,Oliver Zhen Li,Fu Xin.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7(03)
[4]母子公司统一审计与股价崩盘风险[J]. 张瑞君,徐鑫.  会计研究. 2017(09)
[5]并购商誉是否为股价崩盘的事前信号?——基于会计功能和金融安全视角[J]. 王文姣,傅超,傅代国.  财经研究. 2017(09)
[6]高溢价并购与股价崩盘风险:代理冲突抑或过度自信?[J]. 曾春华,章翔,胡国柳.  商业研究. 2017(06)
[7]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J]. 褚剑,方军雄.  财经研究. 2017(04)
[8]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研究[J]. 王克敏,刘静,李晓溪.  管理世界. 2017(03)
[9]产业政策对企业跨界经营行为的影响[J]. 袁博,李永兵.  技术经济. 2017(02)
[10]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分析师预测的中介作用[J]. 肖土盛,宋顺林,李路.  财经研究. 2017(02)

硕士论文
[1]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D]. 郑曼妮.暨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31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431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