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处理及经济后果研究 ————以小米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04 03:14
随着2018年港交所新政实施,港交所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查阅内地赴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招股说明书发现,众多企业亏损上市,引起部分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亏损的主要项目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是一种兼具债务与权益工具特征的金融工具,其会计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等,影响到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属性、会计处理及不同会计处理方式下带来的经济后果。本文介绍了小米公司发行优先股的过程、规模及优先股条款设计,并详细分析了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表明小米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不符合负债定义。公司产生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在公司股份估值不断上涨,而且董事会认定赎回权不被行使的情况下,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整体确认为金融负债。在公司其他财务指标良好的条件下,这样得到的损益信息不能反映小米公司的经济实质。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于复合金融工具的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在判断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是否符合准则规定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准则规定,当判断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时,才...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概念内涵界定
1.5.1 优先股概念
1.5.2 优先股分类
1.5.3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概念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优先股相关文献
2.1.2 会计属性划分的相关文献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后果理论
2.2.2 优序融资理论
2.2.3 财务契约理论
2.2.4 代理成本理论
3 准则中对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
3.1 不同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区分
3.1.1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3.1.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2 准则规定的差异
3.2.1 准则编制方法方面
3.2.2 公允价值选择权方面
3.2.3 区分结果方面
3.3 优先股性质认定
3.3.1 优先股条款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3.3.2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属性辨析
4 小米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确认与计量
4.1 案例背景
4.1.1 优先股发行情况
4.1.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现状
4.2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影响
4.2.1 偿债能力指标影响
4.2.2 盈利能力指标影响
4.2.3 优先股会计处理分析
5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
5.1 扭曲经营业绩
5.2 困惑投资者
5.3 错失内地上市机会
6 对策与建议
6.1 对于小米公司的建议
6.1.1 谨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6.1.2 建立信息披露委员会
6.2 关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6.2.1 采用多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
6.2.2 合理借鉴其他会计准则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3621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概念内涵界定
1.5.1 优先股概念
1.5.2 优先股分类
1.5.3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概念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优先股相关文献
2.1.2 会计属性划分的相关文献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后果理论
2.2.2 优序融资理论
2.2.3 财务契约理论
2.2.4 代理成本理论
3 准则中对金融工具的相关规定
3.1 不同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区分
3.1.1 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3.1.2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2 准则规定的差异
3.2.1 准则编制方法方面
3.2.2 公允价值选择权方面
3.2.3 区分结果方面
3.3 优先股性质认定
3.3.1 优先股条款对会计处理的影响
3.3.2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会计属性辨析
4 小米公司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确认与计量
4.1 案例背景
4.1.1 优先股发行情况
4.1.2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现状
4.2 优先股会计处理的影响
4.2.1 偿债能力指标影响
4.2.2 盈利能力指标影响
4.2.3 优先股会计处理分析
5 小米公司优先股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
5.1 扭曲经营业绩
5.2 困惑投资者
5.3 错失内地上市机会
6 对策与建议
6.1 对于小米公司的建议
6.1.1 谨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6.1.2 建立信息披露委员会
6.2 关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6.2.1 采用多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
6.2.2 合理借鉴其他会计准则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3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75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