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信息含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20:32
我国财政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发布了《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自此,主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由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改为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愿披露时期的内控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较多,强制披露时期的内控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研究较少,并且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具何种信息含量,投资者是否可以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进行识别这两类问题上,国内外研究存在争议。在这一政策实施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信息含量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总结,选取2012年-2016年连续五年的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研究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先以存在违规为媒介,研究强制性披露政策实施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所传递的信号,来证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具有的信息含量。再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强制性披露政策实施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来证明投资者是否可以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信息含量进行识别。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即使同时收到标准的财报审计意见,公...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2.2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传递的信号
2.2.1 传递消极信号
2.2.2 传递积极信号
2.3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
2.3.1 市场出现负面反应
2.3.2 市场不一定出现负面反应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委托代理理论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 信号传递理论
3.4 有效市场假说
4 研究设计
4.1 提出假设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样本数据
4.4 模型建立
5 实证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3.1 假设一 检验模型
5.3.2 假设二 的初步检验
5.3.3 假设二 多元回归结果
5.4 扩展性检验
5.4.1 假设一 扩展检验
5.4.2 假设二 扩展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86425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2.2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传递的信号
2.2.1 传递消极信号
2.2.2 传递积极信号
2.3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
2.3.1 市场出现负面反应
2.3.2 市场不一定出现负面反应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委托代理理论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 信号传递理论
3.4 有效市场假说
4 研究设计
4.1 提出假设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样本数据
4.4 模型建立
5 实证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5.3.1 假设一 检验模型
5.3.2 假设二 的初步检验
5.3.3 假设二 多元回归结果
5.4 扩展性检验
5.4.1 假设一 扩展检验
5.4.2 假设二 扩展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86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78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