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及防范研究 ——以枫盛阳为例
发布时间:2025-01-07 07:11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不断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利用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而相比国有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新三板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可选择的方式较少,而股权质押作为新兴融资的方式,因其不丧失控制权,不需监管层审批,且限售股也可质押等优点成为了许多中小企业融资时的首选,可是,伴随股权这项业务的活跃因其所引发的相关风险也随之渐渐浮现出来。那么如何防范这种融资方式引发的风险成了金融机构和新三板挂牌企业重点关心的问题。为了探究股权质押风险防范机制,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学界关于股权质押的文献,随后介绍了与股权质押有关的基本理论,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新三板股权质押发展现状,之后通过对案例公司枫盛阳股权质押过程分析得知,该公司控股股东短期之内频繁高比例质押,对公司市值和财务状况产生严重影响,不仅增大了公司流动性风险、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严重损害了公司业绩,更使中小股东权益受到极大损失,而产生这些风险的本质原因首先是控股股东缺少风险意识质押比例过高,其次是质押资金使用不规范,另外公司缺少独立董事,最后是外部监管力度不足等。本文站在挂牌公司和控股股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防范对策为其他企业...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新三板
2.1.2 控股股东
2.1.3 股权质押风险衡量指标
2.1.4 Z值计分法
2.2 理论基础
2.2.1 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两权分离理论
3.新三板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3.1 股权质押交易模式
3.2 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3.2.1 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
3.2.2 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发展现状
4.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案例分析
4.1 枫盛阳背景简介
4.2 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过程
4.3 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动因
4.3.1 无需审批,融资效率高
4.3.2 不稀释股权
4.3.3 限售股也可质押
4.3.4 谋取私利
4.4 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分析
4.4.1 控股股东面临的风险分析
4.4.2 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4.4.3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分析
4.5 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成因分析
4.5.1 控股股东缺少风控意识
4.5.2 控股股东质押资金用途不规范
4.5.3 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过于集中
4.5.4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5.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对策
5.1 控股股东应加强股权质押风控管理
5.2 公司应加强质押资金使用途径管理
5.3 公司应采用Z值风险预警模型
5.4 公司应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6.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4685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新三板
2.1.2 控股股东
2.1.3 股权质押风险衡量指标
2.1.4 Z值计分法
2.2 理论基础
2.2.1 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两权分离理论
3.新三板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3.1 股权质押交易模式
3.2 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现状分析
3.2.1 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
3.2.2 新三板市场股权质押发展现状
4.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案例分析
4.1 枫盛阳背景简介
4.2 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过程
4.3 枫盛阳公司股权质押动因
4.3.1 无需审批,融资效率高
4.3.2 不稀释股权
4.3.3 限售股也可质押
4.3.4 谋取私利
4.4 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分析
4.4.1 控股股东面临的风险分析
4.4.2 公司面临的风险分析
4.4.3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分析
4.5 枫盛阳股权质押风险成因分析
4.5.1 控股股东缺少风控意识
4.5.2 控股股东质押资金用途不规范
4.5.3 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过于集中
4.5.4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5.防范股权质押风险的对策
5.1 控股股东应加强股权质押风控管理
5.2 公司应加强质押资金使用途径管理
5.3 公司应采用Z值风险预警模型
5.4 公司应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6.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24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24685.html
上一篇:理解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新视角:控股股东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