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税负的决定因素及应对路径——基于产业异质性视角
发布时间:2025-03-31 22:59
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通过DID检验发现,"营改增"并没有显著降低流转税负,仅在试点改革的初期显示出了减税效果。与以往关于民营企业避税更激进的一般观点不同,就"营改增"而言,国有企业的流转税负更低,从侧面佐证了"营改增"后产业分工、集团化经营利于税务筹划的观点。另外,为探究影响企业减税效果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影响流转税负的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流转税税负内在结构模型,并使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产业异质性是导致企业流转税负高低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自营业务利润率越高、经营性采购越少、存货周转率越低、长期资产更新率越低、长期资产周转率越低、职工薪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高、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低、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越多,流转税负越高。研究结论可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和监管部门完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一)“营改增”的减税效果文献述评及假设提出
(二)企业流转税税负结构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1.衡量企业流转税负的指标设计。
2.流转税负结构模型的构建。
3.假设提出。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说明
(一)模型构建
1.2012~2016年全过程“营改增”流转税降税效果DID检验模型。
2.流转税负影响因素及股权性质影响的检验模型。
(二)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营改增”减税效果的DID回归检验结果
(三)流转税负影响因素及产权性质的实证检验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3854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一)“营改增”的减税效果文献述评及假设提出
(二)企业流转税税负结构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1.衡量企业流转税负的指标设计。
2.流转税负结构模型的构建。
3.假设提出。
三、研究设计与样本说明
(一)模型构建
1.2012~2016年全过程“营改增”流转税降税效果DID检验模型。
2.流转税负影响因素及股权性质影响的检验模型。
(二)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二)“营改增”减税效果的DID回归检验结果
(三)流转税负影响因素及产权性质的实证检验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38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038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