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19:14

  本文关键词: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车金融是汽车公司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在购车者有购车意愿而没有足够财力时,汽车金融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汽车贷款服务,从这个角度上讲,一方面,汽车金融为汽车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汽车销量的提升,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汽车消费者能够提前享受汽车消费的好处。世界上知名的汽车公司诸如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大众汽车金融、丰田汽车金融等,都在汽车金融领域获利颇丰,为自身企业的壮大和品牌的推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8年6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品牌汽车金融公司。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其资产规模和融资渠道的限制,汽车金融公司越来越面临着融资手段和融资能力的瓶颈。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拓宽了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满足了汽车金融业务与日俱增的资金需求。2008年1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发行了国内第一单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通元一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随后几年,大众汽车金融、宝马汽车金融、福特汽车金融、东风日产汽车金融以及丰田汽车金融都陆续发行了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其中,2014年,大众汽车金融通过发行“华驭一期”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成为了第一家开辟中国ABS市场的外商独资汽车金融公司,这不仅为其他的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借鉴经验,也给国内本土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一个专业、细致的证券化模板,这也使得大众汽车金融成为汽车金融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发行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证券的一员。论文采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介绍了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业务,通过对大众汽车金融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的揭示,从外部环境推动和内生发展需求两个角度阐述了此次ABS业务的动机,从优化资产结构、拓展销售渠道、拓展融资渠道三个角度分析其业务效益,并揭示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SPV设立环节风险等几大业务风险,在总结大众汽车金融开展证券化业务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华驭一期”在结构设计上所存在的诸如抵押物品牌过于集中、资金池规模较小等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汽车金融 资产证券化 华驭一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83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2
  • 0.2 文献综述12-14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
  • 0.4 创新与不足14-16
  • 1 案例介绍16-23
  • 1.1 交易主体简介16-19
  • 1.1.1 大众汽车金融16-17
  • 1.1.2 中信信托17-19
  • 1.2 MAS业务规模及流程19-21
  • 1.2.1 MAS业务规模19
  • 1.2.2 MAS业务流程19-21
  • 1.3 MAS业务特点及效果21-23
  • 1.3.1 MAS业务特点21
  • 1.3.2 MAS业务效果21-23
  • 2 案例分析23-39
  • 2.1 参与主体23-24
  • 2.1.1 发起机构23
  • 2.1.2 受托机构23
  • 2.1.3 特殊目的载体(SPV)23-24
  • 2.2 资金池质量分析24-29
  • 2.3 大众汽车资产证券化业务动机分析29-33
  • 2.3.1 外部环境推动30-32
  • 2.3.2 内生发展需求32-33
  • 2.4 大众汽车资产证券化业务成本分析33-35
  • 2.4.1 信用增级成本33-34
  • 2.4.2 中介服务费用34-35
  • 2.5 产品风险分析35-39
  • 2.5.1 信用风险35
  • 2.5.2 操作风险35-36
  • 2.5.3 早偿风险36-37
  • 2.5.4 流动性风险37
  • 2.5.5 资金池出让环节风险分析37-38
  • 2.5.6 SPV设立环节风险分析38-39
  • 3 评价及建议39-48
  • 3.1 产品结构评价及建议39-41
  • 3.1.1 汽车抵押物品牌过于集中39-40
  • 3.1.2 资金池规模过小,难以产生规模效益40
  • 3.1.3 次级证券占比过小,且由大众汽车金融自持40-41
  • 3.2 宏观环境评价及建议41-48
  • 3.2.1 资产证券化规模小,占整个融资规模比例低41-44
  • 3.2.2 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制度亟待完善44-45
  • 3.2.3 专业高效的证券化中介服务机构依旧缺乏45
  • 3.2.4 针对证券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亟待统一完善45
  • 3.2.5 汽车金融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信贷渗透率偏低45-46
  • 3.2.6 汽车信贷资产证券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46-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嘉玉,张涵;浅析国内汽车企业对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J];北京汽车;2003年04期

2 刘畅,王真;汽车金融:等待绿灯[J];经济导刊;2003年08期

3 刘宝强;汽车金融等待期未过[J];经济;2004年02期

4 喻平;汽车企业运用汽车金融的模式选择[J];上海汽车;2004年01期

5 朱敏慧;;汽车金融 外商在华的新盈利点?[J];汽车与配件;2004年33期

6 王静;;汽车金融:产融共赢与政府推进[J];浙江经济;2004年16期

7 ;书讯[J];中国金融家;2004年03期

8 王洁,高磊;中国汽车金融领域开放前后的对比及回顾[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王再祥;汽车金融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田亦夫;汽车金融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汽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复;;汽车金融政策呼之欲出 中国汽车市场“含苞待放”[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李永钧;;2010:中国汽车金融元年[A];西南汽车信息:2010年上半年合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再祥;汽车金融三大功能[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王再祥;北京的汽车金融蛋糕有多大?[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冷秋;建立自律条件下有限汽车金融监管格局[N];金融时报;2004年

4 记者李丽辉;专家研讨发展汽车金融[N];人民日报;2003年

5 吴琼邋唐真龙;上汽通用汽车金融零售信贷激增[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胡建;汽车金融:算盘越打越响[N];厦门日报;2006年

7 本报特约撰稿 王再祥(作者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金融研究所所长);利国利民 中国汽车金融前途光明[N];中国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霍俊;汽车金融能否挽救自主品牌?[N];当代汽车报;2008年

9 记者 杨金霞;汽车金融难驱车市寒流[N];民营经济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杜悦英;汽车金融何去何从[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再祥;汽车金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丽;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张子春;汽车金融中资金链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3 李博;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4 姜春迪;我国汽车金融盈利模式探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赵颖;汽车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汽车金融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叶礼樯;汽车金融及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曹天吉;外资进入后对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对策初探[D];贵州大学;2005年

8 杨波;我国汽车金融盈利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新星;我国汽车金融赢利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曹宇;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众汽车金融公司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430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