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1:36

  本文关键词: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央行沟通 金融市场 EGARCH模型 事件研究法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国央行逐渐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并频繁使用。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央行沟通已经成为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的有效手段,自我国开始实行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以来,我国的中央银行开始不断地通过央行沟通行为与公众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那么,中央银行沟通是否能够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改变他们的投资支出行为,进而使金融市场朝着合意的方向变化?并且能否有效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央行沟通能否成为金融市场中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针对2007年至2015年我国央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代表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央行沟通作用机制以及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随后,对央行沟通的目标、内容等进行梳理,并对央行沟通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其次,将搜集到的央行沟通信息通过文本分析法进行分类赋值,运用EGARCH模型统计分析不同沟通方式和不同货币政策倾向的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水平变动以及波动性的影响:最后,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筛选出的事件进行分类t检验,分析不同倾向的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央行沟通能够使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朝着预期的方向变动,即具有宽松倾向的央行沟通会引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下降、股票收益率的上升,而具有紧缩倾向的沟通会引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国债收益率的上升、股票收益率的下降;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央行沟通能降低短期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而对长期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资产价格,央行沟通会加剧其波动;对于不同形式的沟通,书面沟通能显著降低金融市场的波动,而口头沟通虽然能降低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波动,但却会加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资产价格的波动,同时口头沟通在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中体现了更强的效力;同时本文还发现,对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紧缩倾向的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的影响比宽松倾向的沟通产生的影响较为显著;对于股票市场,宽松倾向和紧缩倾向的央行沟通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央行沟通 金融市场 EGARCH模型 事件研究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1;F83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选题背景9-12
  • 1.1.1 央行沟通的定义与实践9-11
  • 1.1.2 央行沟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1-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3 文献综述14-19
  • 1.3.1 央行沟通作用机制的理论论述14-15
  • 1.3.2 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15-19
  • 1.4 论文研究工作19-21
  • 1.4.1 研究思路19
  • 1.4.2 论文结构19-20
  • 1.4.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20-21
  • 2 央行沟通的概念与作用机制21-31
  • 2.1 央行沟通的相关概念21-25
  • 2.1.1 央行沟通的界定和赋值21-22
  • 2.1.2 央行沟通的目的22-23
  • 2.1.3 央行沟通的内容23-25
  • 2.2 央行沟通的作用机制25-31
  • 2.2.1 央行沟通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机制25-27
  • 2.2.2 央行沟通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27-31
  • 3 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基于EGARCH模型的分析31-50
  • 3.1 模型的构建31
  •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31-38
  • 3.2.1 央行沟通数据31-35
  • 3.2.2 金融市场数据35-37
  • 3.2.3 控制变量37-38
  • 3.3 实证检验38-49
  • 3.3.1 央行沟通总体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8-44
  • 3.3.2 不同渠道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44-47
  • 3.3.3 不同政策倾向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47-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4 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50-57
  • 4.1 研究方法设计50-53
  • 4.2 实证结果53-56
  • 4.3 本章小结56-57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57-59
  • 5.1 研究结论57-58
  • 5.2 政策建议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3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4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5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7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8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9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0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79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79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