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股价泡沫研究
本文关键词:银行股股价泡沫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股价泡沫 银行股 马尔科夫域变模型 GARCH族 VaR
【摘要】:股价泡沫是指股价发生超出正常波动区间的非理性波动,使股票市场价格脱离其基础价值。但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股价泡沫是正向泡沫,即股票市场价格高于其基础价值。合理的股价泡沫是股票繁荣的特征,可以促进股票市场的良好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过度的股市泡沫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不能很好的达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资源定价的目的。并且,这种股价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破灭,引起股价大幅下跌,很有可能引起实体经济的低迷甚至衰退。纵观国外股票市场,多起股价泡沫崩盘事件令许多投资者至今心有余悸。就我国情况看,近些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其波动也愈加频繁,牛熊更替时间愈短,2006-2008年的股票市场的大涨大跌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阻碍,在股市大涨期间,大部分上市公司未将资金投入主业,反之投入到市场关注度高的概念领域,大股东所持股权财富随股价迅猛增长;在股市大跌期间,概念股应声大跌,股价随之蒸发,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的概念项目无疾而终。进入2015年后,股票市场的“千股涨停”、“千股跌停”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还使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受到极大的挫伤,交易量明显下降,造成股票市场恢复的巨大障碍。为避免股价泡沫给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帮助投资者减少经济损失、推动股票市场健康化发展,国内外学者纷纷开始对股价泡沫进行研究。关于股价泡沫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证明了股价泡沫的存在性,进而开始应用数理模型对股价泡沫的程度进行检验。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通常以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与股票市场健全程度等各方面与我国存在一定差异,相关研究结论对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否一定完全适用存在质疑。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整体股票市场的股价泡沫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鲜有关于细分行业股价泡沫状态的研究。但是,股票市场涵盖各行各业,股票价格走势虽然与宏观经济情况相关,但是各行业因行业属性、资产规模等因素有显著不同,所以其股价泡沫状态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选取适当的方法对细分行业股市泡沫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对于投资者正确认识股票价值和判断股价泡沫变动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银行股作为大盘的权重股,其股本占总股本的30.77%,流通股本占总流通股本的34.79%,流通市值占总流通市值的13.16%,对整体股票市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在2006-2008年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期间,银行股股指也一度由2006年8月的895点疯狂上涨到2007年10月的4138点。在2014年-2015年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期间,银行股股指由2014年的2000多点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上涨到2015年4月的3856点。究竟银行股在上述变动中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多大程度的股价泡沫状态?一般来说,投资者根据市盈率判断股票估值是否合理,市盈率越高,认为该行业或者该个股存在泡沫,相反则认为该行业或者个股不存在泡沫。目前,投资者普遍认为,银行股市盈率偏低,股票价格基本合理,因此不存在股价泡沫。但是,股票估值模型很多,单纯以市盈率高低来判断板块或者行业是否存在股价泡沫并不合理。本文以银行股股价泡沫研究入手,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John.F.Muth (1961)最早提出理性泡沫理论,该理论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说进行分析。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资产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并反映其泡沫成分,该理论明晰了资产价格与内在价值产生偏离的原因,并且认为这种偏离是正常、合理的。但是,由于有效市场假说在现实情况中并不成立,而且投资者也并不全部为理性人,即便是理性投资者也存在非理性时期,所以后续学者提出非理性泡沫理论。De Long、Shleifer、Summers和Waldmann(1990a)、彭惠(2000)等人更多地从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股票实际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大幅偏离。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国内外学者纷纷采用不同的数理模型进行研究,比较常用的一般方法有泡沫系数法、托宾Q估计法和市盈率估计法。但是,由于变量难以观察或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利用上述方法判断股价泡沫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上述方法仅仅是对过去或当前的股价泡沫状态进行验证,不能对未来股价泡沫走势进行预测。赵鹏、曾剑云(2008)以及孟庆斌(2008,2011)等均采用马尔科夫域变模型(MS)考察我国股票价格与由宏观经济变量所决定的内在价值间的关系,证明该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在各时间段的不同泡沫水平,所得到有泡沫概率和无泡沫概率能对股价泡沫的运动规律有更具体的认识。因此,本文采取该模型对银行股2000年-2015年期间的股价泡沫状态进行检验。根据殷醒民、谢洁(2001)、逯宇铎和王昱(2011)和孟庆斌(2008,2011)等学者的研究,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主要是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和货币政策。因此,本文选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值、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作为影响股票基础价格部分的分析指标,以银行股股指收盘价作为股价变动的代理变量。同时,为保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选取A股股指作为整体股票市场的代理变量进行参考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剔除基础价格部分的协整残差作为股价泡沫的代理指标,代入马尔科夫域变模型进行股价泡沫状态检验。虽然马尔科夫域变模型用于股价泡沫检验已较为普遍,但其检验结果是否完全正确有待验证,所以本文创新性地采取GARCH-VaR模型计算出银行股指数与A股指数在相同时期内的在险价值VaR,随后用实际股价大于VaR上界的部分衡量股指的泡沫,不仅对银行股股价泡沫状态进行了检验,也对马尔科夫域变模型的有效性有了清晰地认识。通过两种模型综合分析银行股在样本期间内的股价泡沫状态,得出如下结论:1、马尔科夫域变模型能够较为有效地预测出股价泡沫的存在性。结合实证结果与股指变化的技术形态分析,可以发现当股价变化趋势较为确定时预测效果较好,而当股价处于突然反转或反复震荡时预测效果则较差。这一结果说明该方法适合在市场较为平稳的时期用以预测泡沫存在与否,而如果当市场变化剧烈或者出现“黑天鹅”事件时,用该方法计算泡沫存在概率进而用于股价泡沫预测可能并不理想。这一情况出现主要与马尔科夫方法基本的假设条件有关,即后一期的概率只能由其前一期的概率决定。2、通过马尔科夫域变模型及GARCH族VaR检验,虽然银行股目前市盈率较低,但是仍然存在个别时期的股价泡沫状态,且其处于不存在泡沫时期明显长于存在泡沫时期。通过马尔科夫模型计算银行股处于存在或不存在泡沫状态的概率,发现其存在泡沫状态或不存在泡沫状态具有稳定性,状态之间相互转变的概率较低。3、银行股股指的泡沫是A股股指泡沫的原因,这说明作为权重板块,银行股股指的泡沫在股指泡沫的形成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4、银行股股指泡沫的存续期与A股股指泡沫的存续期存在着很多重合,但是有一些区域则明显不同。通过数据分析显示,银行股股指的泡沫连续存续期要短于A股股指的连续存续期。5、尽管在绝大部分时期,银行股的泡沫水平小于A股的泡沫水平,但是当市场处于反转时期时,银行股相对泡沫大于A股相对泡沫。6、银行股股指的预测误差服从t分布,而A股股指的预测误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这一实证结果表明银行股股指的风险相比于A股股指的风险具有“厚尾”特征,即银行股股指较A股股指更有可能出现极端值,这一结果也说明投资银行股较投资大盘股指有更大可能获得高额回报,不过面临较大损失的可能性也更大。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从投资策略上来说,银行股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总的来说其泡沫水平在大部分时期低于A股股指泡沫水平,具有相对的估值优势。在大盘反转向上的时期,银行股往往会有强于大盘走势的表现,因此在这一时期也可以在短线投入银行股获取超过大盘趋势的资本利得收益。监管者也可以在股票市场变化趋势较为的情况下,利用马尔科夫域变模型(Markov Regime Switching Model)较为准确的预测市场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者对各板块泡沫状态进行计算,比较分析泡沫状态生成和破灭的概率差异,对股市进行实时监控、调整等。
【关键词】:股价泡沫 银行股 马尔科夫域变模型 GARCH族 VaR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F832.3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5
- 1. 绪论15-2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5-19
- 1.1.1 研究背景15-18
- 1.1.2 研究意义18-19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19-21
- 1.2.1 研究内容19
- 1.2.2 研究框架19-21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21-22
- 1.3.1 研究思路21
- 1.3.2 研究方法21-22
- 1.4 创新及不足22-24
- 1.4.1 本文创新22-23
- 1.4.2 本文不足23-24
- 2. 文献综述24-31
- 2.1 股价泡沫的存在性研究24-25
- 2.2 股价泡沫的生成机理研究25-27
- 2.2.1 关于投资者预期25-26
- 2.2.2 关于市场有效性26
- 2.2.3 关于外生因素26-27
- 2.3 股价泡沫度量研究27-29
- 2.4 文献综述总结29-31
- 3. 理论基础31-41
- 3.1 股价泡沫生成机理31-36
- 3.1.1 股价泡沫内涵分析31-32
- 3.1.2 股价泡沫演变周期32-33
- 3.1.3 股价泡沫分析理论33-36
- 3.2 股价泡沫简单测度方法36-38
- 3.2.1 泡沫系数法36-37
- 3.2.2 托宾Q估计法37
- 3.2.3 市盈率估计法37-38
- 3.3 本文检验方法38-41
- 3.3.1 马尔科夫域变模型38-40
- 3.3.2 GARCH族VaR检测模型40-41
- 4. 实证分析41-64
- 4.1 变量选择41-42
- 4.1.1 被解释变量41
- 4.1.2 解释变量41-42
- 4.2 样本说明及数据处理42-43
- 4.2.1 样本说明42-43
-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43
- 4.3 马尔科夫域变模型检验43-51
- 4.3.1 模型构建43-45
- 4.3.2 单位根检验45
- 4.3.3 协整检验45-48
- 4.3.4 泡沫状态概率检验48-51
- 4.4 基于历史数据与GARCH族VAR方法的股价泡沫计算51-58
- 4.4.1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的ARCH检验52
- 4.4.2 基于GARCH族模型的实证研究52-54
- 4.4.3 基于GARCH族模型的股指泡沫计算54-58
- 4.5 实证结果分析58-64
- 4.5.1 银行股股指存在泡沫状态59
- 4.5.2 马尔科夫域内转换模型进行泡沫存在性预测的适用性分析59-62
- 4.5.3 银行股股指泡沫与A股股指泡沫的比较62-64
- 5. 结论建议64-70
- 5.1 主要结论64-68
- 5.1.1 马尔科夫域变模型适合在市场趋势明确时期预测泡沫存在性64-65
- 5.1.2 银行股存在股价泡沫状态65
- 5.1.3 银行股股指泡沫与A股股指的泡沫存在明显的关联性65
- 5.1.4 银行股股指泡沫存续期与A股泡沫存续期存明显差异65-66
- 5.1.5 市场处于反转时期时,银行股相对泡沫大于A股相对泡沫66-67
- 5.1.6 银行股股指具有涨跌对称的风险特征且与A股股指风险特征存在差异67-68
- 5.2 政策建议68-70
- 5.2.1 对投资者的建议68
- 5.2.2 对监管者的建议68-69
- 5.2.3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69-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5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玲;;解决我国股价指数与股价背离的方案[J];当代经济;2009年06期
2 屈定坤;股价指数的编制方法[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3年06期
3 张一平;吴大忠;;1993年11月深证股价指数[J];证券市场导报;1993年06期
4 ;1993年11月深证综合股价指数日K线图[J];证券市场导报;1993年06期
5 ;股价指数及成交统计[J];证券市场导报;1994年10期
6 夏南新;论股价指数[J];统计与预测;1996年03期
7 刘建辉;对我国股价指数编制方法的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8 熊俊顺;我国股价指数及其编制中的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0年04期
9 谷文艳;美国各主要股价指数解析[J];国际资料信息;2000年06期
10 陈锦旗;我国股价指数的统计编制[J];浙江金融;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艳芬;;股价指数的综合影响因素动态模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侯建荣;黄丹;顾锋;;基于分形时变维数变化的股价突变动力学特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肖立见 王晓津;2008年全球股市暴跌的六大特征[N];证券时报;2009年
2 文兴;成功炒股之九技[N];证券时报;2011年
3 田舍;美国股价跌向五年来低点[N];国际商报;2003年
4 田舍;就业攀升美欧股市上扬[N];国际商报;2003年
5 记者 陈晓刚 ;亚太股市劲舞“五·一九”[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记者 齐士扬;美股反弹 金价走低[N];证券日报;2003年
7 曼氏金融(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Andrew Lu;由国际市场看股价指数期货的操作[N];期货日报;2006年
8 金元期货 冯伟民;数字背后的投资哲理[N];证券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吴心韬;亚太股市先抑后扬[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台湾股市暴涨275.25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连端清;股价变动与上市公司固定资本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韩士专;噪声背景下的股市反馈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 勇;中国股价行为金融计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玲;股价指数与股价背离的实证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琳媛;基于沪港通对AH股价差的实证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徐霄祺;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股价关联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4 叶周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对房地产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斌;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短期股价预测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刘艳奇;银行股票同步性的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王思惠;股价“同辈效应”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8 徐小青;银行股股价泡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
9 刘新华;中国A股市场股价指数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颖;中国股价指数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54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95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