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产业系统物质循环水平测度研究——环境压力最小化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4 10:19

  本文关键词:产业系统物质循环水平测度研究——环境压力最小化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物质循环 测度 产业系统 环境压力 生态投入产出流分析


【摘要】:产业系统所引起的环境压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环境压力的大小与进入产业系统的物质通量水平密切相关,物质循环利用行为已经成为降低物质通量、降低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物质循环评价指标更多关注直接物质循环利用量,忽视间接物质循环利用量的测度;关注整体循环度的大小,忽视促成循环行为所添加物质量的测度。本研究应用生态投入产业流分析方法,构建循环效率和循环指数两类物质循环测度指标,强化对间接和隐形物质循环流的测度,准确评价产业系统通量流中物质循环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从内涵和结果两个方面与现行物质循环指标进行比较,为完善产业系统物质循环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物质循环 测度 产业系统 环境压力 生态投入产出流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0317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2YJC630204)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32152)
【分类号】:F062.9
【正文快照】: 天津300071)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借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矛盾的实践经验,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引入中国,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季良;;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21期

2 唐晓兰;程水源;滕滕;孙文;;循环经济型主导产业分级评价模型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3 李宁;丁四保;赵伟;;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4 高昂;张道宏;;基于时间维度的循环经济物质流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5 杜春丽;成金华;;我国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2003—2006[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6 诸大建;邱寿丰;;作为我国循环经济测度的生态效率指标及其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7 于波涛;;林业产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8 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宇;朱坦;高帅;王军锋;汲奕君;张墨;卜欣欣;;中国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应用关键物质流典型路径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16年22期

2 刘柄麟;李琼雯;张超;;基于循环经济的我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20期

3 李华旭;孔凡斌;;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研究——基于沿江9省(区)27个城市2011-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J];企业经济;2016年10期

4 王玉芳;杨凤均;周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分析[J];生态经济;2016年10期

5 陈林心;何宜庆;程家鼎;;创新、创业与生态效率提升研究——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面板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10期

6 李盛国;宋马林;;浅析中国钢铁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7 陈新华;王厚俊;;基于生态效率评价视角的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04期

8 王玉芳;杨凤均;周妹;刘华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生态建设水平和经济转型能力评价[J];林业经济;2016年04期

9 聂荣;李森;;我国省域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6年04期

10 Zhi-fang Zhou;Jing Ou;Sha-sha Wang;Xiao-hong Chen;;The Building of Papermaking Enterprise's Recycling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Value Flow Analysis[J];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童作锋;蒲勇健;;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9年12期

2 崔树军;王金水;刘会晓;;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3 石吉金;;我国矿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运用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8年03期

4 张炳;毕军;黄和平;刘蓓蓓;袁婕;;基于DEA的企业生态效率评价:以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企业为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5 郑季良;陈志芳;;高耗能产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管理;2008年05期

6 沙景华;欧玲;;矿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8年04期

7 江涛;张天柱;;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8 严刚;;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7年05期

9 陈静;林逢春;杨凯;;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企业环境绩效动态评估模型[J];中国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10 范恒山;;区域政策:实现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基本途径[J];中国改革;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栋华;;复杂适应视角的产业系统和产业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1期

2 朱克朋;;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6期

3 叶翠红;赵玉林;;基于经济与生态协同的产业系统构建[J];企业经济;2013年06期

4 朱永达,张涛,李炳军;区域产业系统的演化机制和优化控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叶金国,张世英,崔援民;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机制与过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叶金国,赵慧英,李双成;产业系统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产业系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8 高峰,党亚茹;新疆产业系统的特征分析[J];新疆财经;1998年01期

9 李敏纳;农业现代化对农业产业系统的要求探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卞戈亚;陈康宁;黄莉;;河北省水资源-产业系统协同度分析[J];水利经济;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玉华;李长友;;蓖麻加工产业系统研究与发展现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润;经济突破性发展三题[N];安康日报;2007年

2 唐伟;发挥“鲶鱼效应”完善大数据产业系统[N];贵阳日报;2014年

3 史剑屏;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模表彰大会隆重召开[N];人民邮电;2004年

4 王之泰;灰色物流产业[N];现代物流报;2007年

5 王建中;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隆重召开[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张毅 张哲 贾新刚;实现从承接工业项目到承接产业系统的跨越[N];陕西日报;2010年

7 刘晓明 徐海岚;先进模范评选进展顺利[N];中国电子报;2003年

8 冯维江;合适的,才最有效[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涛;闲暇经济浮出水面 未来成长空间巨大[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凌燕 商意盈 王政;专家建议应建设禽产业系统补救机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及演化混沌[D];天津大学;2004年

2 尹新哲;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系统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袁春晓;产业组织演化论[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娜;面向中亚的新疆食品产业系统竞争力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大龙;基于DEA的区域金融产业系统发展效率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30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30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0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