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式的“家本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定——泰州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种中国式的“家本主义”经济伦理范式的奠定——泰州学派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泰州学派思想运动无疑是中国古代历史转型期——晚明时期最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一方面,它一反宋明理学的鲜明而激进的功利主义取向,使其可被目为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另一方面,它对源于周礼的中国文化"家本主义"思想资源的深入发掘,又使其体现为对中国古老的伦理本体传统的历史回归。因此,正是这种经济学思想与伦理学思想二者的携手共进、交映成趣,使泰州学派思想得以统摄会通"义"、"利",堪称为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一座有待开采的精神富矿;同时,也使我们循这种"义利双行"路线而对泰州学派思想进行研究,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有普世的经济伦理这一"韦伯式问题"的回应,又是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真实面目的一种去蔽和揭秘,并最终使有别于西方式的"神本主义"的经济伦理的、一种中国式的"家本主义"经济伦理范式在当代学说中有可能真正奠定。
[Abstract]:The Taizhou school sports thought is undoubtedly China ancient historical transition period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though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it is a neo Confucianism distinctive and radical utilitarianism orientation, so that it can be regarded as "green shoots Chinese" thought of modern capital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originated from the week the ritual China culture "the thought resources of the deep excavations and the embodied history returning to ancient traditional ethics China ontology. Therefore, it is the thought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thought of the two hand in hand, to reflect the interest into the Taizhou school, thought to be governed by" righteousness "." benefit ", called for a China traditional economic ethics to mining rich spiritual;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make the following" righteousness "route and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Taizhou School of thought, this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universal The world economic ethics which is a "Weberian problem" response, and is a kind of open and secret China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ethics of the true face, and ultimately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style "deity" economic ethics, a kind of China type "home of the doctrine of economic ethics. I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cannot be laid.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8JA70022)
【分类号】:F092.2
【正文快照】: 经济伦理研究不仅以其绾合经济学与伦理学两大学科而作为交叉学科,成为当代新兴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亦由于其乃是对当代商业社会日益凸显的道德失范问题的积极回应,而具有有目共睹的现实和时代意义。无疑,泰州学派思想运动是处于中国古代历史转型期的晚明时期最重要的社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金民;;《新水浒》主旨“救世”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何旺生;;士风与文风——读《任f 与南朝士风》[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史应勇;由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到括囊大典、贯通六艺——论郑玄通学的产生[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4 陈慧敏;;论宗教意识缺失对中国传统失意文人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杨霞;;从“后汉三贤”的天道观看东汉士人个体意识的萌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钟雅琼;;中国古代服饰颜色与政治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汪大金;;儒“道”、士人与文化品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王亚风;;金谷集会的文化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李刚;;希冀与惶恐——论“三言”“二拍”的女性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李凯;;从“道”的错置看颜回“衰世人格”及其自我疗救[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盛洪;;天命与民权(初稿)——探寻中华文明的宪政框架之一[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4 相力;卜然然;;略论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张景平;;士与二十世纪的实践性儒学——试论刘尔p樀乃枷搿⑹导捌湟庖錥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7 王振星;;“嵇康”与卢俊义的梦意象——金圣叹“梁山泊英雄惊恶梦”解读[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金善;;屈原作品的修身内涵及其文化意义——兼论屈原与儒家修身观念的异同[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连志强;清末民初激进主义的论说[D];南京大学;2014年
2 熊敏;青草坑里的生命[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3 何楠楠;王莽文化营销策略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韩素;从你流淌到我—教育与活着[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树俊;;浅析王栋的理欲观[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文放;;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平民主义美学[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建荣;;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 钱忠友;泰州学派与乐教乐学[N];江苏教育报;2012年
2 陈军;泰州学派:理性思考的美学蕴含[N];文艺报;2008年
3 张晶;简评《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N];光明日报;2008年
4 王继如;泰州学派王艮的“艮”不能读“银”[N];光明日报;2013年
5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传统社会与江西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方志远;关于泰州学派王艮“艮”字读音的再思考[N];光明日报;2013年
6 石刚;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三步曲[N];吉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学春;“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童伟;论“狂”—泰州学派与明清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霖;试论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是道”思想之发展[D];山西大学;2012年
2 杨婷;异端、启蒙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纪蔷;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5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9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