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观的一种构想

发布时间:2018-05-05 13:53

  本文选题:符号 + 消费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消费社会已悄然来临,其特征表现为符号消费的转型。作为典型形式的炫耀性消费、时尚消费,以彰显人的个性、身份、地位、财富和权力为目的。然而,这种过度性消费及其促成的消费主义价值观使得消费行为发生异化,人受到消费的控制,也激化了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要走出消费异化的伦理困境,需要确立自主性的、讲求责任与关怀的消费伦理观。
[Abstract]:The consumer society has come quietly, and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mbolic consumption. As a typical form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fashion consumption, to highlight the personality, identity, status, wealth and power for the purpose. However, this kind of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its consumerism values make consumption behavior dissimilation, people are controlled by consumption, and intensif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trata. Therefore,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ethical dilemma of consumption alienation, we need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responsible and caring view of consumption ethic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学院;
【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项目(09CX04089B)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小青;;符号消费与广告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航飞,张光芒;自恋与狂欢:90年代的几种“欲望叙事”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5 沈文钦;;何谓“为学术而学术”——纯学术观的类型学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6 李春青;在消费文化面前文艺学何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黄艳兰;李敏刚;;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悖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俞海山,周亚越;论消费主义的危害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9 陈振旺;;符号消费社会的包装设计语义学探析[J];包装工程;2007年01期

10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文林;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甘德建;可持续发展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慧铃;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D];复旦大学;2004年

8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郝风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粟欣泉;大众传播的道德制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3 朱亚;论出版经营活动中的信用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付勇;从小说到电视剧[D];暨南大学;2003年

5 沈君彬;居民住宅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演变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6 夏以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田霖;二十世纪末张爱玲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车磊;高校学生炫耀消费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万劲;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及高校德育的导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江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珏;;浅析消费主义在校园传播的推动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2 柴婷婷;热合木江·巴拉提;;现代消费主义的理性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孙秀云;;从消费活动的原则看当代消费异化的根源[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传开;;消费主义批判与超越[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侯本华;;山东省体育彩民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周建设;;消费需求情感化及企业营销对策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贾广惠;;论传媒消费主义对公共性的瓦解[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任一鑫;赵友宝;张翼;;资源来源变化预测及影响对策[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马晓强;白永秀;;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培育和形成“市场经济城市人”[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继涛邋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消费文化:转型中充满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汤跃跃;提倡幸福消费[N];湖南日报;2007年

3 娄伟;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01年

4 文魁;论科学消费[N];北京日报;2006年

5 宁夏珠宝城总经理 贾秀云;探索假日经济学 开拓节日大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1年

6 弗兰西斯·格林尹蔚 译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经济学应用于语言:方法与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齐亚红;消费正义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芳英;论可持续消费目标下的消费方式变革[D];湘潭大学;2006年

2 孟叶;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消费观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唐厚军;科学生产与合理消费[D];吉林大学;2008年

5 原露;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消费时尚[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乌晓晔;中国当代转型社会消费伦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蒋红利;论建设节约型社会条件下的消费伦理[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彩琴;消费异化背景下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D];华侨大学;2008年

9 毛强;象征交换及其在体验经济语境中的理论价值[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罗陈娟;基于“卡奴”现象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7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47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