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主体、根源与路径: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分歧
本文选题:社会性 + 剩余价值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在共同指向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思想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二者在异化主体问题上存在对抗性的认识,产生了异化劳动与爱欲压抑的关于异化内涵的不同理解。马克思把异化劳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异化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下的强制分工,指出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才获得了最完备的表现形式,把异化劳动作为经济范畴进行研究;马尔库塞以先验的价值判断,把异化的根源归结为科技理性的意识形态化,把单向度的人作为哲学范畴进行研究。
[Abstract]:In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ism,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Marx and Marcuse's alienation thought. There is antagonism between them on the subject of alienation, which leads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alienation between alienated labor and repressed lust. Marx combined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with social practice, attributed the root of alienation to the compulsory division of labor under private ownership, and pointed out that on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pitalism could alienation obtain the most complete form of expression. Taking alienated labor as the category of economy, Marcuse makes a transcendental judgment of value, ascribes the root of alienation to the ideolog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studies the unidirectional person as the category of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善超;陈志尚;;人的本质的异化与扬弃[J];岭南学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儒;使用机器人资本家是否还剥削工人?——论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或利润的源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2 孟令国;;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与内容刍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王新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评介[J];消费经济;1986年01期
4 李云;;资本主义经济问题学习纲要 第四讲: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下)[J];前线;1960年17期
5 黄仲熊 ,曾启屸 ,no在新;奻娭社会主义的社会必要劳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3年04期
6 ;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中的几个问题[J];文史哲;1975年03期
7 黎干 ,管宓 ,冯大愚;有关经济效益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8 汤艳;;商业化与人的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9 孔小红;管德华;;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J];江淮论坛;2009年02期
10 桂裕清;马尔库塞单面社会理论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远;;第十讲 资本主义之谜[A];学习历史唯物论二十讲[C];2004年
2 张瑛;屠晓东;;对剩余价值形成问题的几点认识[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3 沈德仁;;论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沈德仁;;论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关系[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承明;;论劳动价值、剩余价值和公共价值的演变与发展[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孙寿涛;;保罗·斯威齐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贡献[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罗耀辉;罗莉如;;论资本的人格化[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8 唐国增;;《资本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条理论主线[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蒋学模;;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蔡继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八大误区[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铸;“劳动三分论”好[N];人民日报;2001年
2 李惠斌;剩余价值的社会主义分配[N];学习时报;2001年
3 谢琦;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范畴[N];湖南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军利;走出误区 突破盲区 更大程度地把经济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N];乐山日报;2009年
5 章传几(作者系芜湖市政协副主席);“资本家”概念之我见[N];江淮时报;2005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张问敏;对“资本”范畴的新认识[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7 杜光;切勿鱼目混珠[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杨圣明;论社会主义的资本问题[N];北京日报;2005年
9 李兴山(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教授);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初本德;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宝;资本·现代性·人[D];复旦大学;2007年
2 户晓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3 曹彦生;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一妍;《资本论》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彪;李嘉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评述[D];吉林大学;2010年
6 彭飞;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7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奕;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下的财产性收入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2 梁翠平;从劳动价值到剩余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侯选明;产权是什么[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海奇;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思考[D];兰州大学;2006年
6 韩全枝;马克思的资本概念[D];河南大学;2008年
7 黄薇;资本扩张性的理性思考[D];新疆大学;2009年
8 郑伟;论《资本论》核心概念的辩证转化[D];河北大学;2009年
9 王涛;资本有机构成对平均利润形成的实际影响[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10 舒畅;马克思与熊彼特创新理论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本文编号:198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