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历史”批判——兼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选题:经济史 + 经济学史 ; 参考:《经济学家》2011年03期
【摘要】:主流经济学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凸显了经济学的科学主义情结和帝国主义倾向,"李嘉图恶习"已经给经济学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对经济学中的"历史"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论述了经济史和经济学史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经济学科本身的重要意义,以及经济研究中历史方法的确切含义,并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某些思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formalism in mainstream economics highlights the scientism complex and imperialist tendency of economics. This paper makes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history" in economics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 history in understanding economic phenomena and economic disciplines themselves. It also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银兴经济研究基金资助
【分类号】:F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群英;波普尔的“证伪”实证经济学思想及索罗斯的实践[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海峰;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色[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覃家琦;论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发展逻辑[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4 唐绍祥;主流经济学分析中的形式化倾向[J];财经论丛;2002年05期
5 陈惠雄,刘国珍;快乐指数研究概述[J];财经论丛;2005年03期
6 汪浩瀚;从均衡走向演化——经济学范式的演进[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3期
7 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理论的进步与改革[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10期
8 郝云宏;经济学科学性的时空相对性[J];财经研究;2002年07期
9 王万山;混合市场运行机制及其最优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10 杜金沛;邢祖礼;;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辨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晖;数理经济学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李双杰;企业绩效评估和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宋亦平;分工、协作和企业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杰;投资结构论[D];四川大学;2002年
6 张树民;网络型产业的非对称管制与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述忠;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及政府管理[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万山;自然资源混合市场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碧霞;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袁群莉;批判实在论及其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能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舜;论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D];湖南大学;2003年
4 周建成;从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看经济学的进步[D];苏州大学;2003年
5 邢祖礼;价格机制与非价格机制:理论与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张玉堂;法律经济学方法论批判[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袁玉峰;珠江三角洲地区初中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蕊;西方经济学研究主题的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9 徐杨;偏好的稳定性及其生物学基础[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翁巨斌;制度的经济价值[D];中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鹏;;德国历史学派与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德国研究;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仉建涛;胡义刚;;现代市场秩序: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耦合——基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2 叶世昌;;建国前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述评[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3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史登峰;孙婧;;论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颖;;二十一世纪初发展经济学的新动向[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黄少安;孙圣民;;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宋圭武;;制度问题之我见[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申元;;试论明代中后期经济思想的演变[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 李踪;经济学史评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胡鞍钢;麦迪森:经济史的考古学家与预言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书评人 李默;历史让经济学免于被数学的僵硬压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吴晓波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冶方之痛(下)[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批判眼光下的经济观念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6 董志凯;经济学研究离不开经济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马克□邋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史学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开创性值得关注[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周力军(经济学博士);微观经济学的新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苏小和;对重商主义的重新认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陆伟飞;信念:制度变迁的内在因素[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向晖;数理经济学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孙伊然;权力制度、国家与经济发展[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柯林;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杰;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新论[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传东;“洋跃进”问题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殷继烈;李约瑟之谜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闫笑;斯密问题—亚当·斯密个人自利及其道德性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80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