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响应研究——以常熟市为例
本文选题:企业环境行为 + 评级 ; 参考:《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摘要】:企业环境信息公开通过加强市场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行为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改善其环境绩效。文章以常熟市参与环境行为评级和信息公开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参与信息公开后总体环境绩效及具体环境行为的变化情况。同时,基于企业微观数据,构建了企业环境绩效变化与环境行为历史评级结果的关系模型,分析企业对环境行为评级与公开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历史环境评级结果差、有外资投入的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更能产生积极的响应;不同规模和行业类型的企业的响应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历史评级结果较差的企业感受到最大的压力变化来源于政府部门的监察,而有外商投资的企业则明显感到来自下游企业和投资者的压力。
[Abstract]:The disclosure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mote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by strengthening the incentive role of stakeholders such as the market and the public to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Taking the enterprises involved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rating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angsh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the enterprise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microcosmic data of enterprises,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the result of historical rating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s constructed, and the degree of response of enterprises to environmental behavior rating and disclosur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al rating results are poor, the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have more positive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ponse degree of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size and industry type. 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firms with poor historical ratings feel the greatest change of pressure from government supervision, while those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feel the pressure from downstream firms and investors.
【作者单位】: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6&ZD026)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633-05)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远,陆根法,王勤耕,钱瑜,陈金龙,褚桂明,曲新华,梁晨辉,陈大伟,谢文雄;污染控制信息手段──镇江市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恩柱;;循环经济会计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2期
2 徐易伟,栾胜基;西部企业环境行为现状及改善途径研究[J];环境保护;2004年06期
3 邓志强,廖斌,褚洪波,邝应军;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环境监测知识库的建立[J];中国环境监测;2003年01期
4 王远,陆根法,罗轶群,万玉秋,陈金龙;工业污染控制的信息手段:从理论到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冯金鹏,吴洪寿,赵帆;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回顾、现状及发展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年01期
6 夏晶,陆根法,钱瑜;服务行业的环境影响及其对策[J];四川环境;2003年01期
7 禹雪中,李锦秀,廖文根;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J];水利学报;2003年08期
8 郝瑞彬,李子田,王伟毅;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初步研究[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9 禹雪中,马巍;基于WebGIS的水质信息发布系统[J];水资源保护;2003年03期
10 周召梅,李强;湖南省入河废污水对江河水质的影响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福江;基于过程控制技术的清洁生产及其在制浆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王兆守;微生物降解茶叶农药残留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3 聂国卿;环境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4 程红光;中国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信息系统[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曾文慧;越界水污染规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熊鹰;政府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胡清;制浆蒸煮过程的清洁生产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乔利利;基于上市公司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润芳;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及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邓e,
本文编号:1983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98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