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问题
本文选题: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学科归属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国内学界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解为狭义民族经济学,进而将其定义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族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形成民族经济学和经济民族学两个学科,前者归属于经济学科,后者归属于民族学科。笔者以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学科归属定位在中国经济民族学,可能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更加符合国家现有学科分类的意图。
[Abstract]:Chinese minority economy is understood as national economics in narrow sense, and then it is defined as a branch of economics. Ethnology and economics intersect to form two disciplines, na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ethnology, the former belongs to the economic discipline and the latter belongs to the ethnic disciplin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ubject attribution of "Chinese minority economy" is located in Chinese economic ethnology, which may have bette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intention of the present national discipline classifica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草原牧区民族经济加快发展研究”(04XJL009) 内蒙古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的概念体系与学科体系”(项目编号:09MZXJD00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F06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东;;青海民族区域自治行政体制与功能[J];攀登;2009年03期
2 刘国钧;;浅谈“同姓不婚”[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黄金;试论草原文化[J];前沿;2004年02期
4 宋证远;;从历史学视角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方向[J];前沿;2010年06期
5 王友富;李旭;;土家族与苗族婚俗之比较研究[J];前沿;2011年05期
6 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实质的相异性[J];前沿;2011年09期
7 李银兵;李满华;;简析作为花腰傣标志性文化的花街节[J];前沿;2011年13期
8 尤明慧;;壮族与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比较研究[J];前沿;2011年13期
9 汪海萍;;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状况调研[J];前沿;2011年13期
10 郭福亮;;省际结合部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前沿;201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绫部恒雄;洪时荣;;Ethnicity的主观和客观要素[J];民族译丛;198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熙贤;从《大系》看珠算的学科归属[J];新理财;2004年08期
2 崔莉莉;张瑞鹏;房宇明;王维克;;军事物流学科归属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0年01期
3 朱红香;;体育旅游的界定及归属问题[J];体育学刊;2008年08期
4 刘澈元;;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学科归属——基于一体化行为主体视角的考察[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5 邱敏;;论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科归属及与相邻专业的关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3期
6 邱敏;;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影视动画专业之比较[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7 张同钦;秘书专业学科规范化问题探索[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8 许艳芳;对人力资源会计学科归属de深层探讨[J];时代财会;2002年02期
9 罗莉;侯俊杰;;会计学学科归属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年06期
10 胡晓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探析[J];财会学习;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阙维民;;历史地理学科有理论吗?——A·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译感[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郭光友;曾令涛;吕小定;唐清安;;教学多媒体信息资源表征及应用研究[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祝华;;美容外科的学科归属与发展[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党东耀;;传媒经济学的交叉跨度与学科范式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韦德洪;;中国财务管理学科的构建:我的几点主张——基于汉字“财”和“务”的字义的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建军;;关于开展逻辑社会学研究的构想[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关剑平;;茶文化研究的属性与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8 林大础;郑娟榕;;编者的话[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9 朱峰;项怡娴;;旅游研究中的“去旅游化”现象、成因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课题的初步分析[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国强;法律智慧与人文关怀[N];法制日报;2008年
2 记者 邵默;信研院举行2005年工作汇报会[N];新清华;2005年
3 本报记者 黄文 黄蔚;国家实验室:创立科技体制新概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宋慧献;多维的版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杜吟;全国质量工程学科第九届学术年会召开[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杨扬;漫漫文化路悠悠两淮情[N];安徽日报;2005年
7 青觉;探索民族精神奥秘的新作[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徐德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N];中华建筑报;2004年
9 张贵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呼唤理性回归[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张贵勇;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呼唤理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攀;二十世纪以来汉语标点符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邓春梅;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架构—论其学科归属与基于风险审计理论的操作流程[D];重庆大学;2004年
2 谢芳;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王元兵;近30年“文艺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戈;科技进步背景下的管理伦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车延芬;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张德姣;广告设计专业生态化课程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朝;我国信息化建设中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胜民;机械镀锌形层机理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9 朱佳斌;国学视野下中国武术的学科归属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6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3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