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财富景观:消费经济的溢出效应

发布时间:2018-06-30 06:24

  本文选题:按揭贷款 + 消费动力 ; 参考:《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2期


【摘要】:作为近现代资本社会加速发展的重大引擎,"美国式"按揭贷款展现出驱动经济增长、促进财富创造的消费动力,这弥补了现代人物质需求"失同步化"的缺憾,满足了现代性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悖论的是,对于财富的先行透支日益倒置为现代人的财富幻象,当代人的消费情结也被金融炒作"创新"无限放大而酿成社会祸端。囿于生态和环境、资源和能源以及人本身等财富透支的现代性危机,当代人应该学会消费理性的把握,努力健全市场经济的"信用责任锁定"机制,以期保持财富的先行挪用与预期抵押之间的相对平衡。
[Abstract]:As a major engine for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apital society, American mortgage loans show the consumption power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e wealth creation, which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out-of-sync" of modern people's material needs.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ity individual self-realization. However, paradoxically, the overdraft of wealth is increasingly inverted into the wealth illusion of modern people, and the consumption complex of contemporary people is also magnified by the financial speculation "innovation" and becomes a social disaster. Because of the modernity crisis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nergy resources and people's own wealth overdraft,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should learn to grasp the consumption rationality and try to perfect the "credit responsibility locking"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wealth and the expected mortgage.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论历史转折的文化维度》(项目编号:CXJJ-2009-334)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雄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子项目(项目编号:07&ZD002)
【分类号】: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雄;;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J];哲学研究;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吕萌;论电视传播在当代文化发展中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管同伟;中国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丽;公共财政框架下支农对策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庄芮;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7 史晓玲;美国六十年代反文化运动透视[D];苏州大学;2001年

8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9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085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085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