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8:40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浮现出来,使我们面临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问题。陕西省具有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加速着陕北重化工基地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类产业的大幅发展,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也明显加快,但同时由于能源和水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环境破坏明显加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增多,环境纠纷时有发生。这种增加资源消耗和污染的发展方式,给我省的节能减排工作带来重重困难。受发展水平限制,,目前我省环境治理的多项指标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目标,任务非常艰巨。研究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变化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迫在眉睫。 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必要性,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从国外和国内研究两个方面介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的有关理论和文献,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二部分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从分工角度探讨经济和环境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分工,扩大了市场范围,提高了专业化程度,带来的环境风险;同时环境的污染促进了自发性经济自身的成长和经济系统结构的发展。第三部分回顾陕西经济增长环境污染过程和现状研究,通过分析陕西历年经济和金融的数据、图形,讨论陕西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以及陕西经济和污染数据之间是否有明显的统计上得一致性。第四部分进行了陕西省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定性分析。第五部分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前文假设是否成立,对检验的结果进行说明和分析。第六部分是在第五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如何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第七部分是本文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陕西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X196;F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3.1 定性研究9-10
- 1.3.2 定量研究10-11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3
- 2 相关理论研究13-21
- 2.1 经济发展理论13-17
- 2.1.1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15
-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5-16
- 2.1.3 区域经济模型16
- 2.1.4 线性生产技术模型16
- 2.1.5 生产型知识资本模型16-17
- 2.1.6 生产性公共资本模型17
- 2.2 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理论17-18
- 2.3 经济与环境相关理论18-19
- 2.4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环境观19-20
- 2.4.1 古典学派增长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基础观 #12.19
- 2.4.2 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可替代观19
- 2.4.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环境观19-20
- 2.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20-21
- 3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现状分析21-42
- 3.1 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21-24
- 3.1.1 社会状况21
- 3.1.2 经济状况21-24
- 3.2 陕西省环境现状分析24-42
- 3.2.1 水环境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4-29
- 3.2.2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29-35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呈逐步增长趋势35-39
- 3.2.4 生态环境退化状况不容忽视39-42
- 4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互作用分析42-51
- 4.1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互影响的矛盾分析42-47
- 4.1.1 快速发展与污染物减排约束之间的理论分析42-43
-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43-44
- 4.1.3 传统发展方式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44-45
- 4.1.4 区域发展与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45-47
- 4.2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互影响的EKC曲线分析47-51
- 4.2.1 EKC曲线模型分析47-49
- 4.2.2 EKC曲线的不足49-51
- 5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51-66
- 5.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51
- 5.1.1 经济增长指标51
- 5.1.2 环境污染指标51
- 5.2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检验结果与分析51-55
- 5.2.1 ADF平稳性检验51-53
- 5.2.2 Johansen协整检验53-54
- 5.2.3 因果关系分析54-55
- 5.2.4 小结55
- 5.3 陕西省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55-58
- 5.3.1 环境得分计算56-57
- 5.3.2 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57-58
- 5.3.3 结果分析58
- 5.4 陕西省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58-62
- 5.4.1 工业废水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59-60
- 5.4.2 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60-61
- 5.4.3 工业固废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关系61
- 5.4.4 结果分析61-62
- 5.5 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协调性分析62-66
- 5.5.1 协调度模型62-63
- 5.5.2 协调度分析63-64
- 5.5.3 结果分析64-66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66-73
- 6.1 结论66-67
- 6.2 政策建议67-73
- 6.2.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67
- 6.2.2 以污染减排为硬约束,全面推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67-69
- 6.2.3 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渐进转变发展方式69-70
- 6.2.4 以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划为依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70-71
- 6.2.5 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 #64.71-73
- 致谢73-74
- 参考文献74-78
- 附录78-82
- 附录一.陕西省环境与人均GDP历年(1987-2006)统计表78-79
- 附录二.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数据79-80
- 附录三.环境对经济影响分析数据80-81
- 附录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类标准81-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福东;安康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2 吴跃明,,张翼;产业结构调整和溧阳市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年02期
3 任晓华;湖北省产业发展与调整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包群;彭水军;阳小晓;;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基于六类污染指标的经验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5 代合治;山东省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年04期
6 康建英;王朝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诠释与修正[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杨凯,叶茂,徐启新;上海城市废弃物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8 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4期
9 林帼秀;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10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琴;辽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韩跃;面向协调的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8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