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新经济论文 >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以山东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6 17:08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断加大,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呈现“双升”趋势,山东省银行业资产质量更不乐观。新形势使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面临很多新的影响因素,银行不能停留在传统的风险控制层面上,而是必须针对这些新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利于更好地控制贷款风险。我们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作为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其中信息不对称理论是贷款风险相关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银行贷款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与借款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上。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具体表现类型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整体现状(包括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等)以及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并对山东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包括自身的纵向比较以及和其他省份的横向比较)以及山东省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文章从经济新形势、商业银行、借款人三个角度对贷款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我们...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 委托代理理论
    2.3 信贷配给理论
    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现状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表现与特点
        3.1.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具体表现
        3.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具体表现
            (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的变化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
        3.1.3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
    3.2 山东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3.2.1 山东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纵向比较
        3.2.2 山东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横向比较
    3.3 山东省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分析
        3.3.1 宏观经济的影响
        3.3.2 保证贷款的弊端——互保危机频发
        3.3.3 信贷机制的不健全——以青岛港的仓单重复质押为例
    小结
第4章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4.1 源于经济新形势的贷款风险影响因素
        4.1.1 经济转型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
        4.1.2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
        4.1.3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
    4.2 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影响因素
        4.2.1 信贷体制与经营管理不健全
        4.2.2 信贷风险的度量方法落后
        4.2.3 信息不对称
    4.3 源于借款人的贷款风险影响因素
        4.3.1 银行借款的融资偏好
        4.3.2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4.3.3 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小结
第5章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模型构建
    5.3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5.4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平稳性检验
        5.4.3 协整检验
        5.4.4 误差修正模型
        5.4.5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
        5.4.6 实证结论
    小结
第6章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
    6.1 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
        6.1.1 健全信贷体制与组织管理
        6.1.2 存量贷款管理与增量贷款管理并重
        6.1.3 合理定价,优化信贷结构
        6.1.4 加强银行之间、银企之间的沟通
        6.1.5 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信贷风险工具
    6.2 借款人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
        6.2.1 拓宽融资渠道
        6.2.2 合理使用资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6.2.3 提高诚信意识与信用水平
    6.3 政府监管部门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
        6.3.1 健全法律法规
        6.3.2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
        6.3.3 优化银行间信息交流平台
        6.3.4 推进贷款保险制度与企业破产救济制度的实施
        6.3.5 顺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 陈坤,张丹丹.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08)
[2]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之道[J]. 刘志传.  中国农村金融. 2015(09)
[3]经济调整时期信贷资产质量研究[J]. 汪友平,陈瑞娟.  现代金融. 2015(02)
[4]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J]. 王超.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24)
[5]2014年山东经济形势分析[J]. 山东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赵昌军,山军勇.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4(11)
[6]青岛港骗贷案背后:仓单质押利益链错综[J]. 劳佳迪.  中国经济周刊. 2014(25)
[7]货币政策、信贷质量与银行风险偏好的实证检验[J]. 于一,何维达.  国际金融研究. 2011(12)
[8]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 鞠惠文.  浙江金融. 2011(07)
[9]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与控制[J]. 匡小平,苏南宏.  金融论坛. 2010(09)
[10]试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基于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税负的视角[J]. 张合金,贺潇颍.  金融论坛. 2010(01)



本文编号:3141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41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