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
发布时间:2021-05-10 11:37
在最近三十年间,消费品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同质市场瓦解,市场异质化程度不断加强。以同质市场为基础的原有大量性制造经济技术模式逐渐显露出不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老态。这时,新的技术——尤其是数控加工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为新经济模式的诞生提供了支撑。制造业遵循一套新的经济逻辑,逐步运用新的制造技术来进行生产活动,经济学家后来将其称为“大量性定制”经济技术模式。新的经济模式和制造技术都对设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系统作为整个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自然也必须在这场变革中有所回应。 作为对大量性定制的积极回应,设计系统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经历了一番变革:数字量取代了模拟量、三维设计取代了二维设计、串行模式被并行模式所取代。 建筑学是以工业制造业为重要基础的学科,设计又是它的重要课题之一。建筑学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缩影,社会经济技术背景的变革自然会在建筑学领域得以体现并得到一定形式的回应。建筑学在运用了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之后,也开始尝试数字化并行设计技术。同时,由于建筑设计与工业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程度的推进,建筑学逐渐表现出与其它工业系统越来越强的集成化过程。 集成...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背景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变革的根本动力
2.1 加速式的发展与及市场的异质化
2.1.1 加速式的发展
2.1.2 最近三十年间消费品市场的变化
2.1.3 大量性制造模式在新环境下的局限性
2.1.4 新的经济逻辑
2.1.5 新制造技术模式的目标
2.2 数字技术提供的支持
2.2.1 经数字技术改造的制造技术
2.2.2 互联网上的工业
2.3 新的经济理论
第3章 大量性定制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
3.1 新模式的生产机制
3.2 新模式的研发机制
3.3 新模式的营销机制
第4章 设计系统的回应
4.1 对设计环节的新要求
4.2 非数字化二维设计到数字化三维设计的转变
4.2.1 从非数字化设计技术到数字化设计技术
4.2.2 从二维设计技术到三维设计技术
4.3 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对大量性定制模式的回应
4.3.1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生产机制
4.3.2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研发机制
4.3.3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营销机制
4.4 由串行工作模式向并行工作模式的转变
4.4.1 传统的研制技术模式——串行模式及其缺陷
4.4.2 基于数字技术的并行设计-制造模式
4.4.3 数字化并行设计的优点
4.5 数字化并行设计-制造技术的演化
4.6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4.6.1 由成品设计者变为半成品设计者
4.6.2 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
4.6.3 承担方式的改变
4.6.4 专业知识的拓展
第5章 建筑学的回应
5.1 三维数字化并行建筑设计技术得以普及的前提
5.2 建筑学的初次回应
第6章 走向集成化的数字时代建筑学
6.1 变化的标准
6.2 对节奏的适应
6.2.1 系统集成的逻辑
6.2.2 对制造业节奏的适应
6.3 过程的集成
6.3.1 从汇丰银行到宝马展厅
6.3.2 集成化进程分析
6.4 职能的集成
6.4.1 建筑师与造价工程师
6.4.2 建筑师与承建商(制造商)
6.5 集成化背后的建筑师
6.5.1 控制力的取得或丧失
6.5.2 从文艺复兴巨匠到多专业团队
6.5.3 从成品设计者变为半成品设计者
第7章 已经或即将到来的变化
7.1 新的倾向
7.1.1 有机自由形体风潮
7.1.2 无缝有机形体的假象
7.1.3 不可琢磨的多变建筑
7.2 风格转变的时机
7.2.1 一呼百应
7.2.2 对手工业的影响
7.3 经济与技术的作用
7.4 建筑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新风格的诱因
第8章 集成化的极限
8.1 建筑师的极限
8.1.1 生理的极限
8.1.2 心理的极限
8.1.3 步调的极限
8.2 普遍的关联性
8.3 计算机的极限
8.3.1 不同的认知模式
8.3.1.1 整体认知模式
8.3.1.2 多感官的交流
8.3.1.3 身体的作用
8.3.1.4 一种折中的办法
8.3.2 技术瓶颈
8.4 系统的极限
8.4.1 高风险的系统
8.4.2 唯一的选择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品数字化协同交互式设计系统[J]. 丁毓峰,赵秀栩,罗丹,盛步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10)
[2]飞机一体化设计技术[J]. 赵群力. 航空科学技术. 2004(03)
[3]自由曲面零件数字化集成加工技术研究[J]. 徐立军,王文,杨诚,陈子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04)
[4]CATIA参数化设计在专用夹具快速设计中的应用[J]. 傅蔡安.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04)
[5]实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J]. 戴国洪,张友良. 机床与液压. 2004(03)
[6]CATIA-V5的知识工程优化功能在汽车产品开发上的应用[J]. 王忠,朴英花,卢金火,杨春雨,梁立友. 汽车技术. 2004(03)
[7]数字化现代设计[J]. 茅顺仙,于伟滨. 现代机械. 2004(01)
[8]CATIA V5在船壳曲面设计中的应用[J]. 杨小波,柳存根. 造船技术. 2004(01)
[9]基于“草图跟踪”的复杂曲面设计方法[J]. 徐万红,张国忠,马世骁,马瑾. 东北大学学报. 2004(01)
[10]波音飞机CATIA数据集及其在沈飞转包生产中的应用[J]. 杨雷. 航空制造技术. 2004(01)
本文编号:3179296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背景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变革的根本动力
2.1 加速式的发展与及市场的异质化
2.1.1 加速式的发展
2.1.2 最近三十年间消费品市场的变化
2.1.3 大量性制造模式在新环境下的局限性
2.1.4 新的经济逻辑
2.1.5 新制造技术模式的目标
2.2 数字技术提供的支持
2.2.1 经数字技术改造的制造技术
2.2.2 互联网上的工业
2.3 新的经济理论
第3章 大量性定制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
3.1 新模式的生产机制
3.2 新模式的研发机制
3.3 新模式的营销机制
第4章 设计系统的回应
4.1 对设计环节的新要求
4.2 非数字化二维设计到数字化三维设计的转变
4.2.1 从非数字化设计技术到数字化设计技术
4.2.2 从二维设计技术到三维设计技术
4.3 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对大量性定制模式的回应
4.3.1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生产机制
4.3.2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研发机制
4.3.3 数字化三维设计与营销机制
4.4 由串行工作模式向并行工作模式的转变
4.4.1 传统的研制技术模式——串行模式及其缺陷
4.4.2 基于数字技术的并行设计-制造模式
4.4.3 数字化并行设计的优点
4.5 数字化并行设计-制造技术的演化
4.6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4.6.1 由成品设计者变为半成品设计者
4.6.2 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
4.6.3 承担方式的改变
4.6.4 专业知识的拓展
第5章 建筑学的回应
5.1 三维数字化并行建筑设计技术得以普及的前提
5.2 建筑学的初次回应
第6章 走向集成化的数字时代建筑学
6.1 变化的标准
6.2 对节奏的适应
6.2.1 系统集成的逻辑
6.2.2 对制造业节奏的适应
6.3 过程的集成
6.3.1 从汇丰银行到宝马展厅
6.3.2 集成化进程分析
6.4 职能的集成
6.4.1 建筑师与造价工程师
6.4.2 建筑师与承建商(制造商)
6.5 集成化背后的建筑师
6.5.1 控制力的取得或丧失
6.5.2 从文艺复兴巨匠到多专业团队
6.5.3 从成品设计者变为半成品设计者
第7章 已经或即将到来的变化
7.1 新的倾向
7.1.1 有机自由形体风潮
7.1.2 无缝有机形体的假象
7.1.3 不可琢磨的多变建筑
7.2 风格转变的时机
7.2.1 一呼百应
7.2.2 对手工业的影响
7.3 经济与技术的作用
7.4 建筑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新风格的诱因
第8章 集成化的极限
8.1 建筑师的极限
8.1.1 生理的极限
8.1.2 心理的极限
8.1.3 步调的极限
8.2 普遍的关联性
8.3 计算机的极限
8.3.1 不同的认知模式
8.3.1.1 整体认知模式
8.3.1.2 多感官的交流
8.3.1.3 身体的作用
8.3.1.4 一种折中的办法
8.3.2 技术瓶颈
8.4 系统的极限
8.4.1 高风险的系统
8.4.2 唯一的选择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品数字化协同交互式设计系统[J]. 丁毓峰,赵秀栩,罗丹,盛步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10)
[2]飞机一体化设计技术[J]. 赵群力. 航空科学技术. 2004(03)
[3]自由曲面零件数字化集成加工技术研究[J]. 徐立军,王文,杨诚,陈子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4(04)
[4]CATIA参数化设计在专用夹具快速设计中的应用[J]. 傅蔡安.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04)
[5]实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J]. 戴国洪,张友良. 机床与液压. 2004(03)
[6]CATIA-V5的知识工程优化功能在汽车产品开发上的应用[J]. 王忠,朴英花,卢金火,杨春雨,梁立友. 汽车技术. 2004(03)
[7]数字化现代设计[J]. 茅顺仙,于伟滨. 现代机械. 2004(01)
[8]CATIA V5在船壳曲面设计中的应用[J]. 杨小波,柳存根. 造船技术. 2004(01)
[9]基于“草图跟踪”的复杂曲面设计方法[J]. 徐万红,张国忠,马世骁,马瑾. 东北大学学报. 2004(01)
[10]波音飞机CATIA数据集及其在沈飞转包生产中的应用[J]. 杨雷. 航空制造技术. 2004(01)
本文编号:3179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17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