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圈城市间制造业结构与布局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3:55
?? ?都市圈内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关系研究是一个目前较少研究的领域,但是对经济现实的探究和经济政策的制定都是有着一定意义的。本文使用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都市圈内的7个主要城市的制造业数据,对从1998年到2005年之间的时间中的这些城市的制造业的结构与布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上海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包括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宁波)中,使用赫芬达尔指数(HHI)从城市整体的层面解释城市内产业结构的属性,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上海以及与其距离比较近的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在1998年到2005年之间的赫芬达尔指数逐渐上升,说明这些城市的制造业逐渐从之前的各个行业相对均衡的发展变为某些行业的发展速度更快。与之相对应,与中心城市距离相对较远的南京和宁波的赫芬达尔指数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方向则是逐渐下降,说明这些城市的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其他5个城市相反。在使用了这7个城市的1998到2005年的制造业数据,并且剔除了难以转移的采掘类和公用事业类制造业以及面板数据方法不易分析的一些制造业行业之后,可以发现在7个城市中上海以及距离较近的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制造业的结构和以区位商代表的制造业地...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都市圈7城市制造业赫芬达尔指数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省农民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J]. 金英,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2]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 袁朱. 经济研究参考. 2006(28)
[3]规模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和现状分析[J]. 熊红星. 企业经济. 2003(11)
[4]新经济地理学的进展与评价[J]. 郭利平,沈玉芳. 学术研究. 2003(07)
[5]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刘安国,杨开忠. 经济学动态. 2001(12)
[6]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J]. 徐向艺,苗晓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硕士论文
[1]近十年我国机械制造业转移路径的实证研究[D]. 戴安兰.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1820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都市圈7城市制造业赫芬达尔指数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省农民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与对策研究[J]. 金英,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2]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 袁朱. 经济研究参考. 2006(28)
[3]规模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和现状分析[J]. 熊红星. 企业经济. 2003(11)
[4]新经济地理学的进展与评价[J]. 郭利平,沈玉芳. 学术研究. 2003(07)
[5]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 刘安国,杨开忠. 经济学动态. 2001(12)
[6]中国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J]. 徐向艺,苗晓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硕士论文
[1]近十年我国机械制造业转移路径的实证研究[D]. 戴安兰.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21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2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