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17:16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走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型和乡村振兴同步深入,使得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也再一次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关切。在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兴的小城镇模式。特色小镇是基于有限的空间内集聚多要素、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路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城镇形态,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规划实践,尤其是其产业空间组织如何尚待阐明,基于此,本文以江苏首批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实践中发生的理论命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综合梳理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宏观”和“微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历史演进及特色小镇的形成过程,二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宏观结构,三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研究首先回溯了建国后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五个阶段,从产业要素、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空间特征等方面归纳了江苏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最新形式的产业背景和演化趋势。...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作者自绘)修改??
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间的不平衡,形成“苏南”、“苏??中”、“苏北”等三个梯度:苏南地区总体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则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江苏省的小城镇空间布局也自然表现为中、南、??北三大片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存在阶段性落后的梯级差距。??■苏南■苏中■苏北??^?—财,?苏北地K?sr?\?5?^?^??^?|?I??X?=,?:i?,1??m?mi?ii丨丨??201?2?201?3?201?4?201?5?201?6??图3-?1苏北苏中苏南地域划分?图3-?2江苏不同地区GDP产值变化图(2012—??2016)(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表3-?1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其构成比较(2012—2016)(数据来源: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lm?|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人口比重(%)????2012年?|?2016年?|增长数?2012年?|?2016年?|提高率?^??苏南地区?2401.5?2531.3?129.8?72.7?7^9?2/Z???苏中地区?959.?1?1052.?9?93.?8?5^5?6£0?^5???苏北地区?1629.?4?1832.?5?203.?1?54.?7?60_7?6.?0??表3-?2江苏不同地区产业和空间特征比较??1?也区|?范围?空间特征?产业特征??苏南南京、镇处长三角地区核心地带,邻近上海;城市在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地区江、无锡、密集,交通便利,人力资本丰富,基础设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及其??常州、苏州施齐全,公共服务、政府
■'????;???乂?、、?-y?级;??\?\?/?,14??\?%?^?\?#?#?i??\???\?/?轻济作物??\.發?\?,?*?、?二?j?1??、??、?發?多,>'?袢植逄??'、、、??-第一产垒粮食种植??■??1?>空间???*?主要产&联系方向?一村庄周边 ̄^——乡村简一?镇区?N?跋亩????农业产业空闽?联系空键??^?<专並化)产业空间?、?.?〔轲庄》作范??图3-?3传统时期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模式:空间视角(左)和产业视角(右)??3.?2.2?“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在城市和乡村施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等??多项政策体制改革,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全国上下许多省份的小城镇也迎来了重要发展环境。1982??年5月,江苏省在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通过小城镇联系城市和农村以实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方??针,小城镇的政策背景下重新开始缓慢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61。1984年以后,江苏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始进行城乡体制改革,先后实行了一系列包括??撤乡改镇、乡镇合并在内的政策措施,江苏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得到巨大发展机会并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江苏省的城镇化进程由此步入了“自下而上”由乡镇企业直接驱动的新阶段。??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发展离不开当地农村历史长期以来的桑蚕纺织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基础62,??也在这一阶段的政策背景下发展出了诸如吴江的丝绸业、江阴的纺织业、常熟的服装业在内的??许多工厂企业。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J]. 王承云,孙飞翔. 地理研究. 2017(06)
[2]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J]. 周鲁耀,周功满.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1)
[3]安化县冷市镇特色小镇城市设计鉴析[J]. 尹怡诚,张敏建,陈晓明,刘少博,邓鹏. 规划师. 2017(01)
[4]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 规划师. 2016(07)
[5]智能模具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J]. 蔡健,刘维超,张凌. 规划师. 2016(07)
[6]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 盛世豪,张伟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3)
[7]创建制——供给侧改革在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实践[J]. 黄卫剑,汤培源,吴骏毅,葛慧玲. 小城镇建设. 2016(03)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实践反思——以南京市江宁区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 陈超,徐宁,张姚钰,滕珊珊. 规划师. 2016(01)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J]. 宋莉. 规划师. 2014(11)
[10]“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J]. 郭文. 经济地理. 2014(06)
博士论文
[1]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D]. 杨德进.天津大学 2012
[2]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 石崧.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后工业视角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特征分析与产生机制研究[D]. 郑浩宇.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91176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框架(作者自绘)修改??
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间的不平衡,形成“苏南”、“苏??中”、“苏北”等三个梯度:苏南地区总体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则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基于这样的背景,江苏省的小城镇空间布局也自然表现为中、南、??北三大片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存在阶段性落后的梯级差距。??■苏南■苏中■苏北??^?—财,?苏北地K?sr?\?5?^?^??^?|?I??X?=,?:i?,1??m?mi?ii丨丨??201?2?201?3?201?4?201?5?201?6??图3-?1苏北苏中苏南地域划分?图3-?2江苏不同地区GDP产值变化图(2012—??2016)(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表3-?1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其构成比较(2012—2016)(数据来源: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lm?|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人口比重(%)????2012年?|?2016年?|增长数?2012年?|?2016年?|提高率?^??苏南地区?2401.5?2531.3?129.8?72.7?7^9?2/Z???苏中地区?959.?1?1052.?9?93.?8?5^5?6£0?^5???苏北地区?1629.?4?1832.?5?203.?1?54.?7?60_7?6.?0??表3-?2江苏不同地区产业和空间特征比较??1?也区|?范围?空间特征?产业特征??苏南南京、镇处长三角地区核心地带,邻近上海;城市在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地区江、无锡、密集,交通便利,人力资本丰富,基础设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及其??常州、苏州施齐全,公共服务、政府
■'????;???乂?、、?-y?级;??\?\?/?,14??\?%?^?\?#?#?i??\???\?/?轻济作物??\.發?\?,?*?、?二?j?1??、??、?發?多,>'?袢植逄??'、、、??-第一产垒粮食种植??■??1?>空间???*?主要产&联系方向?一村庄周边 ̄^——乡村简一?镇区?N?跋亩????农业产业空闽?联系空键??^?<专並化)产业空间?、?.?〔轲庄》作范??图3-?3传统时期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模式:空间视角(左)和产业视角(右)??3.?2.2?“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在城市和乡村施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制等??多项政策体制改革,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全国上下许多省份的小城镇也迎来了重要发展环境。1982??年5月,江苏省在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通过小城镇联系城市和农村以实现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方??针,小城镇的政策背景下重新开始缓慢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61。1984年以后,江苏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开始进行城乡体制改革,先后实行了一系列包括??撤乡改镇、乡镇合并在内的政策措施,江苏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得到巨大发展机会并直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江苏省的城镇化进程由此步入了“自下而上”由乡镇企业直接驱动的新阶段。??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发展离不开当地农村历史长期以来的桑蚕纺织的传统家庭手工业基础62,??也在这一阶段的政策背景下发展出了诸如吴江的丝绸业、江阴的纺织业、常熟的服装业在内的??许多工厂企业。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三角城市创新空间的集聚与溢出效应[J]. 王承云,孙飞翔. 地理研究. 2017(06)
[2]从开发区到特色小镇:区域开发模式的新变化[J]. 周鲁耀,周功满.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1)
[3]安化县冷市镇特色小镇城市设计鉴析[J]. 尹怡诚,张敏建,陈晓明,刘少博,邓鹏. 规划师. 2017(01)
[4]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 规划师. 2016(07)
[5]智能模具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J]. 蔡健,刘维超,张凌. 规划师. 2016(07)
[6]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 盛世豪,张伟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3)
[7]创建制——供给侧改革在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实践[J]. 黄卫剑,汤培源,吴骏毅,葛慧玲. 小城镇建设. 2016(03)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城市设计实践反思——以南京市江宁区土桥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 陈超,徐宁,张姚钰,滕珊珊. 规划师. 2016(01)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J]. 宋莉. 规划师. 2014(11)
[10]“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J]. 郭文. 经济地理. 2014(06)
博士论文
[1]大都市新产业空间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结构响应[D]. 杨德进.天津大学 2012
[2]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 石崧.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后工业视角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特征分析与产生机制研究[D]. 郑浩宇.浙江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91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39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