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发布时间:2021-10-25 03:55
信息网络是指由纵横交错的信息通道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增值系统。本文所谓的信息网络是指以互联网为重要标志的现代信息网络,但本文所研究的信息网络,其外延要比互联网宽,只要是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都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信息网络是一种工具和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对人类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信息网络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五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做了明确的概括,本文根据这一概括确定了研究的范围。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信息网络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自身的发展状况上讲,信息网络通过强化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网络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网络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劳动工具的质量,扩大了扩大对象的范围;信息网络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蕴涵的生产力。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从微观上讲,信息网络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从而可以起到促进我国企业发...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信息网络及其影响
第一节 解读信息网络
一、 信息与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
二、 信息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三、 信息网络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息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一、 信息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二、 信息网络对我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第二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生产力发展
第一节 从生产力自身的发展状态上讲,信息网络通过强化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网络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 信息网络对我国生产力其它要素的强化作用
三、 信息网络有利于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效地发挥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蕴涵的生产力
第二节 从微观上讲,信息网络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一、 信息网络可以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
二、 信息网络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
三、 信息网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第三节 从宏观上讲,信息网络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网络经济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 引人注目的新经济现象
二、 信息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是产生新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 信息网络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第四节 信息网络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 信息网络会使我国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 信息网络可能会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三、 我国在信息网络方面的劣势必然带来其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利地位。
四、 信息网络的发展还可能使我国丧失某些传统的发展优势。
第三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共同富裕原则
第一节 信息网络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一、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本身是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其发展意味着国有资产的增加。
二、 信息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 自由软件运动和礼品经济体现了一种公有制精神
四、 信息网络促进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
五、 信息网络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二节 信息网络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 何谓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
二、 信息网络创造数字机遇,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 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四、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数字鸿沟
第四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
第一节 信息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需要信息和信息沟通渠道。
二、 经济体制不同,信息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同。
第二节 信息网络与计划经济的终结
一、 计划经济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二、 计划经济的两个缺陷。
三、 信息网络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所固有的缺陷
四、 信息网络使传统的计划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三节 信息网络与市场配置资源
一、 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的特点要求经济的市场化。
二、 信息网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优化作用
第四节 信息网络与宏观调控
一、 在信息网络社会,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宏观调控。
二、 信息网络为宏观调控提供条件
三、 信息网络对宏观调控格局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世界各国信息化进程,重新选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十分迫切
一、 实现工业化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 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
三、 顺应世界范围信息化潮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重新设定
第二节 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重要的历史任务
二、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三、 我国具有跨越发展的良好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
第三节 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 顾华详. 新疆社会科学. 2002(01)
[2]南北数字鸿沟及其跨越[J]. 杨素群. 学海. 2002(01)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入世的对策建议[J]. 董云庭. 宏观经济研究. 2001(08)
[4]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J]. 鲍宗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1(02)
[5]新经济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J]. 林毅夫. 中国国情国力. 2001(05)
[6]网络时代经济规律的变化及其影响[J]. 陈钺. 南开学报. 2001(02)
[7]互联网对民主发展的负面影响[J]. 张千山. 学术论坛. 2001(02)
[8]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 洪银兴. 江海学刊. 2001(01)
[9]把握形势 乘势而上——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政策选择[J]. 米建国. 宏观经济研究. 2001(01)
[10]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缩小信息差距[J]. 胡鞍钢,周绍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3456600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信息网络及其影响
第一节 解读信息网络
一、 信息与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
二、 信息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三、 信息网络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息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一、 信息网络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二、 信息网络对我国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第二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生产力发展
第一节 从生产力自身的发展状态上讲,信息网络通过强化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网络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 信息网络对我国生产力其它要素的强化作用
三、 信息网络有利于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有效地发挥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蕴涵的生产力
第二节 从微观上讲,信息网络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
一、 信息网络可以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化
二、 信息网络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
三、 信息网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第三节 从宏观上讲,信息网络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网络经济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 引人注目的新经济现象
二、 信息网络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是产生新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 信息网络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第四节 信息网络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 信息网络会使我国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
二、 信息网络可能会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三、 我国在信息网络方面的劣势必然带来其在信息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利地位。
四、 信息网络的发展还可能使我国丧失某些传统的发展优势。
第三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共同富裕原则
第一节 信息网络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一、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本身是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其发展意味着国有资产的增加。
二、 信息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 自由软件运动和礼品经济体现了一种公有制精神
四、 信息网络促进我国国有经济的发展。
五、 信息网络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二节 信息网络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 何谓数字鸿沟和数字机遇
二、 信息网络创造数字机遇,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三、 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四、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数字鸿沟
第四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
第一节 信息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需要信息和信息沟通渠道。
二、 经济体制不同,信息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也不同。
第二节 信息网络与计划经济的终结
一、 计划经济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二、 计划经济的两个缺陷。
三、 信息网络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计划经济所固有的缺陷
四、 信息网络使传统的计划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三节 信息网络与市场配置资源
一、 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的特点要求经济的市场化。
二、 信息网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优化作用
第四节 信息网络与宏观调控
一、 在信息网络社会,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宏观调控。
二、 信息网络为宏观调控提供条件
三、 信息网络对宏观调控格局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网络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世界各国信息化进程,重新选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十分迫切
一、 实现工业化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 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进程
三、 顺应世界范围信息化潮流,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重新设定
第二节 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 继续完成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重要的历史任务
二、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三、 我国具有跨越发展的良好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
第三节 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地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 顾华详. 新疆社会科学. 2002(01)
[2]南北数字鸿沟及其跨越[J]. 杨素群. 学海. 2002(01)
[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入世的对策建议[J]. 董云庭. 宏观经济研究. 2001(08)
[4]网络时代与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J]. 鲍宗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2001(02)
[5]新经济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J]. 林毅夫. 中国国情国力. 2001(05)
[6]网络时代经济规律的变化及其影响[J]. 陈钺. 南开学报. 2001(02)
[7]互联网对民主发展的负面影响[J]. 张千山. 学术论坛. 2001(02)
[8]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 洪银兴. 江海学刊. 2001(01)
[9]把握形势 乘势而上——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分析与政策选择[J]. 米建国. 宏观经济研究. 2001(01)
[10]中国的信息化战略:缩小信息差距[J]. 胡鞍钢,周绍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01(01)
本文编号:3456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tj/345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