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铁联运运量预测研究——以福建省港口为例
本文关键词: 海铁联运 灰色理论 GM( )模型 运量预测 福建省 出处:《物流技术》2014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述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和意义,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并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建立GM(1,1)模型,以福建省港口为例,以福建省的区域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额、福建省港口吞吐量、地区生产总值GDP这4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来预测福建省未来5年的海铁联运运量,通过编程完成模型的预测,进而根据预测结果分析福建省海铁联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海铁联运的对策与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in China, and analyzes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y introducing the grey system theory and establishing the GMM1T-1) model based on the grey prediction model, taking Fujian ports as an example, 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Fujian Provinc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ort throughput of Fujian Province and GDP of region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re tak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o predict the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volume of Fujian Province in the next five years, and to complete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by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forecast resul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in Fuji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作者单位】: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国脉信息学院;
【基金】: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JB13751S)
【分类号】:F5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勇;;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J];集装箱化;2012年06期
2 刘鹏;;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9期
3 崔承颖;刘扬;;制约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因素分析[J];物流技术;2011年11期
4 陈燕琴;;基于灰色理论和BP网络的集装箱海铁联运量预测[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J];集装箱化;2012年06期
2 张磊;;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J];集装箱化;2012年11期
3 邵文渊;吴骏超;柴勤芳;罗广;;海铁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架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4期
4 应晓红;龙建辉;;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1期
5 郑晓玲;;论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问题的对策(提纲)[J];华章;2014年08期
6 孙家庆;徐奇;靳志宏;;中国综合运输发展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世界海运;2014年04期
7 段政焰;;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协同发展策略[J];集装箱化;2014年05期
8 高玲;;基于灰色马尔可夫组合模型的福州港吞吐量预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凌乐云;;宁波海铁联运现状及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13年10期
10 武慧荣;朱晓宁;钱继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运量预测研究[J];物流技术;2012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芳;东南亚集装箱班轮运输支线网络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刘潉;大连港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化与箱量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孙人杰;基于低碳经济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刘伶伶;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预测与班列开行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张斌斌;集装箱铁水联运网络优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姚瑶;港站铁水联运集装箱装卸搬运设备配置合理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吴仙丹;基于双灰色模糊模型的海铁联运网络风险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刘虹余;锦州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潘蕴石;泛亚铁路网对我国国际物流的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邓溪;铁水联运集装箱运价规制与定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淑燕,王炜;交通量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汤震宇;;加快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研究[J];中国港口;2009年01期
3 马艳玲;;大力发展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访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J];中国海事;2009年08期
4 周晓航;;关于加快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思考[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马斌强;雷丽娟;袁超;温建;;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耦合的粮食产量预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10期
6 郑平;何雪君;杨璨瑜;;中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瓶颈和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2年05期
7 汤震宇;;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J];集装箱化;2009年02期
8 贺向阳;;宁波港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战略定位[J];集装箱化;2010年07期
9 岳文婷;;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5期
10 施云清;罗贯三;李红;;低碳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势在必行[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俊源;;发挥区位优势 拓展海铁联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年04期
2 张俭;;大连港:海铁联运再迈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15期
3 吴铁锋;朱晓宁;;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方案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鹏;;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年09期
5 陈健;简思思;郝爽;张超;;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11期
6 武慧荣;朱晓宁;钱继锋;;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分析及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3年07期
7 凌乐云;;宁波海铁联运现状及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13年10期
8 应晓红;龙建辉;;宁波海铁联运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陆峥;;海铁联运中港口的地位和作用[J];港口经济;2014年02期
10 施树荫;上海口岸探讨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J];中国港口;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湖北襄阳至宁波北仑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顺利开通[A];浙江港航(2013年第4期总第60期)[C];2013年
2 刘丹华;党耀国;;GM(1,1)模型的改进[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韩静轩;苗丽安;;济南市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潘海涛;;MCMC算法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映宏;;灰色理论在长期水文预测中的应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6 吉培荣;;灰色GM(1,,1)模型分析与评价[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卷)[C];1995年
7 曹燕华;纪波;殷伯明;;用高三10次月考成绩预测高考成绩的建模比较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孙学浩;孙惠合;钱平海;;宿州市秋冬连旱发生年度的G-ANN预测模型[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文聘;沈冰;黄领梅;;灰色理论在西安干旱年预测中的应用[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10 王秋萍;闫建波;;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石油消费预测中的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洪波邋 李清;海铁联运,降低集运成本的关键[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何文彬;海铁联运“胃口”大开[N];厦门日报;2009年
3 特约记者任汉诗;海铁联运实现双向运行[N];中国交通报;2002年
4 卢天娇;厦门赣州海铁联运渐入佳境[N];中国交通报;2005年
5 程学亮 王文军;连云港精心打造海铁联运[N];国际商报;2002年
6 乔世清 曹建华;力保海铁联运[N];国际商报;2003年
7 宋海峰;海铁联运看南昌[N];江西日报;2004年
8 记者 樊亮轩;赣厦海铁联运渐入佳境[N];厦门日报;2005年
9 卢天娇;厦赣海铁联运全面铺开 [N];厦门日报;2005年
10 陆应果 李家文 本报记者 叶立新;合沪海铁联运实现“无缝对接”[N];安徽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毛树华;灰关联决策与灰生成算子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唐万梅;几个预测方法及模型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3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谢妮;深圳市HIV/AIDS疫情分布特征与预测模型比较[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晓佳;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6 何雄君;钢混异种材料组合结构施工预测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刘金英;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志军;高速铁路桥梁动力学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宏晓;基于软计算方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剑波;厦门—南昌海铁联运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汪涛;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孙人杰;基于低碳经济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黄霏茜;基于低碳运输的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胡毓东;宁波海铁联运运营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陈经海;基于运量预测与效益分析的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李茂发;深圳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佟欣亮;大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黄浚源;海铁联运合理运距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赵毅;物流一体化下的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50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