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城市群交通运输方式对国内贸易贡献承载力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中国十大城市群 切入点:交通运输方式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4种交通运输方式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内贸易贡献承载力表现出不同的强弱情况。通过从2002——2011年4种交通运输方式对中国十大城市群贸易贡献承载力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不同的城市群国内贸易贡献承载力也不一样,交通运输方式和贡献承载力两者之间正相关联动和负相关联动都存在;交通运输方式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贸易贡献承载力较强的城市群个数太少,贡献承载力一般的城市群个数较多。但是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提高贸易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文中分别从4种交通运输方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为推进贸易发展加快步伐。
[Abstract]:Railways, roads, The contribution capacity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air transportation to the domestic trade of the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is different. The ratio of the fou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to the trade contribution of the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1 is analyzed. The comparative study shows that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contribute to the domestic trade of different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ransport mode and contribution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number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strong trade contribution capacity of transport mode to China's ten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too small. Generally speaking, the number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that contribute to carrying capacity is large. But the modes of transpor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rade to some extent, and increase the gross trade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fou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演化研究”(13CMZ052)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泛北部湾发展研究团队”(ZX007) 广西教育厅、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XNZX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512;F7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博雅;;高铁与已有交通运输方式对比分析[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2 牛树海;;交通可持续发展理论解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齐洪;;鹤大高速公路新开岭至丹东段通道综合运输分析[J];北方交通;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大山;要想富 先修路[N];西藏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周向阳;互补的才是综合的[N];中国交通报;2011年
3 薛志伟;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N];经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彭利国;立体快巴:事先张扬,事后夭折?[N];南方周末;2010年
5 记者 常诗纯;年底中心城区步行15分钟内可乘坐公交[N];福州日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 罗乐;构建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N];自贡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定军;如何让首都不成为“首堵”:“十二五”将破解城市交通困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记者 李犁;努力实现由民航大省向民航强省转变[N];云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心平;“9纵6横”开辟“高速时空圈”[N];乐山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赓;《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力挺公交[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正浩;与民航竞争下的高速铁路优势运距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王灏;沈阳市出租车群体应急支持组织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王欢;新疆乌昌区域公路客运枢纽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鹏;武汉国有铁路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白燕;昆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王迪;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广告传媒资产市场化运作模式结果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6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55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