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桥吊工作时间和翻箱次数的配载
本文选题:水路运输管理 切入点:桥吊工作时间 出处:《系统工程》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考虑翻箱次数和桥吊的工作时间,建立以翻箱次数最小和桥吊工作时间跨度最小的整数规划模型,并且引入基于集装箱箱区的启发式算法和遗传算法对集装箱船实现配载。以具有6个挂靠港的2382个集装箱为例,在不同的松弛系数下,分别计算翻箱次数和桥吊的工作时间跨度。计算结果显示,不论是启发式算法和遗传算法,随着松弛系数的增大,翻箱次数和桥吊工作时间跨度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不同桥吊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会增加。在相同松弛系数下,把启发式算法和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遗传算法得到的最优配载方案目标函数值更小,被选取为最终配载方案。
[Abstract]:The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inimum number of turning cases and the minimum span of the working time of the bridge crane, considering the number of turning over the box and the working time of the bridge crane. The heuristic algorithm based on container area and genetic algorithm are introduced to realize the loading of container ship. Taking 2382 containers with 6 ports as an example, under different relaxation coefficient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regardless of the heuristic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xation coefficient, the number of turning over the box and the span of working time of the bridge crane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laxation coefficient. Under the same relaxa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heuristic algorithm and genetic algorithm are compar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value of the optimal loading scheme obta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is smaller than that obtained by genetic algorithm. Is selected as the final stowage scheme.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129)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11510501900;12dz1124802) 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11YZ137)
【分类号】:U69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维英;林焰;纪卓尚;张光发;孙文志;;基于指派问题的Bay位排箱优化模型与算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春昌;丁一;;时间窗下集装箱船配载和航线网络联合优化[J];河南科学;2014年05期
2 顾瞿飞;;集装箱船配积载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明华;多工况集装箱船配载与堆场翻箱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颖;印刷电路板生产线调度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雯;集装箱船多港配载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维英;林焰;纪卓尚;孙文志;余报楚;;集装箱船全航线预配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张维英;林焰;纪卓尚;;集装箱船全航线Bay位排箱优化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维英;集装箱船全航线配载智能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开元,文传源;系统可靠性中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英文)[J];航空学报;1990年01期
2 ;2004年前几个月5省挖掘机工作时间统计[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4年07期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职工月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标准[J];中国修船;2000年03期
4 郭锡福;底部排气弹排气药剂燃速及点火具工作时间的确定[J];兵工学报;1988年S1期
5 ;成功管理者必备的五种习惯[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3期
6 赵锡安;美国人就业的新趋势[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0年Z2期
7 吴小平;;如何增加工作时间的灵活性[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5期
8 千帆;节能正当其时[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11期
9 迟骋;秦四平;;出租车司机工作时间过长经济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年03期
10 张倩倩;黄清清;张艳秋;;基于指数分布的可靠性分配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竹木;;生活伴有香茗[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2 陈慧;黄浩;;中心供应室护士工作时间调整的对比分析及效果评价[A];全国第四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程汉亭;肖群;刘韩星;;SiO_2-Al_2O_3-CaF_2-P玻璃的红外光谱研究[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霞敏;付响玲;童雪蓉;澳雅芬;高爱萍;张洪燕;;儿科急诊工作时间对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分析及干预策略[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佩高;金家善;;一种考虑部件已工作时间的随舰备件的计算模型[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七集(2004年度)[C];2004年
6 胡浩;蒋建峰;涂波;崔玲玲;周唐建;蔡震;唐淳;;热容激光器激光输出特性的数值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王霞敏;付响玲;童雪蓉;澳雅芬;高爱萍;张洪燕;;儿科急诊工作时间对护士心理压力影响分析及干预策略[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何顺升;孙积涛;;山东省职业性放射病诊断概况[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李莹;张力丹;王呈;李春华;李宇能;王满宜;;经皮微创内固定(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徐中;徐生;徐来;;永远的怀念[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瑶;管理要面对冲突[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黄红芳 杨涌;权威人士细释认定工伤的情形[N];新华日报;2006年
3 梁志;网络怠工 老板还要忍多久[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常宾;别让加班成为习惯[N];健康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许宏刚;社区大开方便门[N];营口日报;2007年
6 吴志敏 林子其;株洲县“炒股局长”“打牌站长”被免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黄哲雯;6.5小时的“惯例”是自说自话[N];工人日报;2009年
8 明轩 曹萌;上班期间外出如厕摔伤,,属于工伤吗?[N];深圳特区报;2005年
9 陈子建;“空中客车”上的别样文化[N];北京商报;2006年
10 林炳辉;福州出台规定缓解民警工作压力[N];今日信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静;欧洲一体化中的工作时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红梅;已婚女性的时间配置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张磊;女性经理人工作应激投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萍;沈阳市不同阶层城市成年人体质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郑能干;电子织物系统可靠基础设施及其低能耗管理策略[D];浙江大学;2009年
6 宋瑞银;冷热源微小型热电电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周闯;中国城镇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吴刚;对低功耗进程调度算法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丁仁船;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劳动供给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隋磊;乙烯基聚硅氧烷口腔印模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贝妮;高校教师工作时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徐波;论工作时间的法律范围[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郭晓林;意愿工作时间决定模型及工作满意度之再认识[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颜惠珍;中小学校长工作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郭俊风;中学教师工作时间投入现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雪花;镀金与进步时代美国女工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红文;基于微粒群算法的网格工作流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泽光;三星物流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董亚强;邮政企业员工服务价值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周丽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企业职工体面劳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2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64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