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汇盛码头公司中层后备干部培养研究
本文选题:汇盛码头 切入点:培养体系 出处:《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是人才竞争加剧的时代,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储备还是企业存在和腾飞的必备资源,人力资源储备是这一时代的首要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储备的自我创新能力、研究力度,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中,人力资源储备可操作性和未雨绸缪的预见性显得更加迫切。天津港汇盛码头公司脱胎于一家传统港口企业,主要从事杂货装卸作业,人员结构年龄老化严重,在中层干部领域尤为严重,从外部招聘存在诸多制约,因此笔者将目光转向企业内部中层后备干部的培养研究,所幸公司青年员工基础素质普遍较高,为中层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几个角度展开论述:中层后备干部的甄选,中层后备干部的培养,中层后备干部库,中层后备干部的素质能力以及培训。绕过了过多阐述人力资源储备常规概念的陈旧思路.从另一个角度,单独阐述码头企业中层后备干部的培养理念,为公司在人力资源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在各章节论述中有针对性地结合了一部分当下广为引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融会贯通,开创了一套适用于天津港汇盛码头有限公司实际需要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性,为公司开发了一套符合企业需要、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层后备干部培养体系,希望通过实施,对汇盛码头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和支撑。
[Abstract]:Today's world is the era of the outbreak of knowledge economy.I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time, is the high-tech rapid development time.Human resource reserve is also the necessary resource for enterprises to exist and take off, and human resource reserve is the primary resource in this era.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self-innovation ability of human resource reserve and study the strength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Especially in the change of market and the adjustment of enterprise strategy, the maneuverability of human resource reserve and the prescience of preparing ahead of time are more urgent.Tianjin Port and Exchange Wharf Co., Ltd. was born out of a traditional port enterprise, mainly engaged in general cargo loading and unloading operations. Its personnel structure is aging seriousl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middle-level cadres. There are many constraints in recruiting from outside.Therefore, the author turns his eyes to the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 in enterprises. Fortunately, the basic quality of young employees in the company is generally high, which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several angles: the selection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 the training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 the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 bank,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 and the training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It bypasses the old idea of expounding the conventional concept of human resource reserve.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e training concept of middle level reserve cadres in wharf enterprises is expounded separately, which fills a gap in the field of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company.In each chapter, it combines some widely us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reates a set of research results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needs of Tianjin Port and Exchange Wharf Co., Ltd.Both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middle-level reserve cadre training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Huisheng Wharf Company will be promoted and supported to a certain exten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2.91;F55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连军;国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赵曙明;;泛长三角人才培养、开发和流动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吴沙;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我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周建东;杜鹏程;;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陶晓江;化工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J];安徽化工;2004年06期
6 车洪;;西北地区企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7 姚玉雪;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方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李建设,邢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十大新动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王云红;;论新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10 崔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鲍建国;;区域发展与人才开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普光;李军;王振合;赵延金;;山东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实证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段磊;;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实践与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曙明;;全球胜任力领导者开发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李桂芳;;推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有效保留企业优秀人才[A];北京人才交流协会2000、2001、2002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C];2003年
6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钟富举;;浅析专用汽车企业激励机制[A];2007年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霞;;中小企业创新型人才体制创新研究[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9 郭清华;;变革下的邮政人力资源管理[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10 魏洁文;;基于波特模型的浙江省星级饭店市场竞争分析与对策研究[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鹏程;内在激励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D];南京大学;2010年
3 贾晓波;我国海关现代化战略下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炎清;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活动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冠华;内蒙古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长城;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刘铭;产业资本非控制股权投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杨林锋;组织内部情绪表现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齐静;数据挖掘在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慧;企业人力资源和谐管理的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彭赋;企业薪酬外包决策模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海明;种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夏欣;AB公司薪酬案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范萍;KR软件公司的人才流失[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月;辽宁联通家庭宽带互联网增值产品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邢宏伟;Z公司人才流失问题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丽威;沈阳联通公司3G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0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1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