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特征研究——基于通航城市分布格局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2 06:44

  本文选题:航空网络 + 城市体系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摘要】:城市间的航空运输活动是城市相互联系的最高表现形式,航线运量反映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对外职能,城市及航线所组成的航空网络直观反映了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和分布特征。2000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持续高速增长,通航城市由139个增加至175个,占地级城市数量的60%以上,通航城市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的城市体系特征。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2年民航行业统计数据,通过假定和计算城市间航线复合流量,从通航城市分布的统计特征、等级划分、网络结构等视角进行分析。首先,研究了通航城市分布的区域差异,货运业务城市差距不断扩大,呈集聚特征,三大枢纽城市比重始终过半;从城市累计分配率看,货运相比客运更集中。其次,运用图表法和聚类分析法,将175个城市分为3个首位中心城市、13个二级中心城市、17个三级中心城市和142个四级中心城市,城市等级分布呈金字塔型且受政治、经济和旅游等因素影响显著。最后,利用2000年和2012年国内城市间前100位复合流量航线,分析了城市体系的网络特征,发现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三大枢纽城市稳稳占据主导地位,成渝成为未来第四极,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稳定,沿海城市被中部城市取代,旅游城市等级升级,"轴—辐"网络城市体系正在形成。
[Abstract]:The air transport activity between cities is the highes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ities, and the volume of air routes reflects the economic ties and external functions of cities.The aviation network composed of cities and routes directly reflect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system. Since 2000, the air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at a high speed, and the number of navigable cities has increased from 139 to 175,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refectural cities.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avigable cities re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urban system.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from 2000 to 2012, classifies the distribution of navigable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navigable cities through the assump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composite flow of inter-city routes.Network structure and other perspectives are analyzed.First of all,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vigable cities are studied. The urban gap of freight transport business is expanding,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ree major hub cities is always more than hal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rban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rate, freight transport is more concentrated than passenger transport.Secondly, 175 cities are divided into 3 first central cities, 13 secondary central cities, 17 third-level central cities and 142 four-level central citi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hart and cluster analysis.Factors such as economy and tourism are significant.Finally, by using the top 100 composite flow routes between domestic cities in 2000 and 201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system, and finds that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re the three major hub cities steadily occupying a dominant position, and Chengdu-Chongqing will become the fourth pole in the future.The urban system in Northeast China is stable, the coastal city is replaced by the central city, the tourism city grade is upgraded, and the "axis-spoke" network city system is being formed.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扩展型荷兰病模型的资源开发绩效研究”(编号:11YJC790294) 西北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资源开发综合绩效研究”(编号:PR11017)
【分类号】:F5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辉辉;王姣娥;金凤君;;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2 王法辉,金凤君,曾光;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3 王姣娥;金凤君;孙炜;戴特奇;王成金;;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4 金凤君;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5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6 金凤君,王成金;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7 于涛方;顾朝林;李志刚;;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8 曾小舟;江可申;程凯;;我国航空网络枢纽机场中心化水平比较分析[J];系统工程;2010年09期

9 朱英明;中国城市密集区航空运输联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10 郭文炯,白明英;中国城市航空运输职能等级及航空联系特征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于涛方;郭怀成;;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航空流视角(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杨维凤;;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3 杨晗熠;;枢纽确定单连接轴—辐网络结构在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潘坤友;曹有挥;曹卫东;魏鸿雁;;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5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6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金凤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7 刘波;成长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联系及物流要素流量空间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8 刘承良;熊剑平;张红;;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9 张锦宗;朱瑜馨;曹秀婷;;1990-2004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10 梁进社;李贵才;张华;;同心扩展和走廊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Spat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ailway Passenger Network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李勇;李磊;赵猛;;基于GIS的青岛市可达性分析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环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江勇;;交通流视角下省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徐舒;李涵;甘犁;;市场竞争与中国民航机票定价[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6 刘效龙;张小平;;基于百度指数和3S框架的城市网络探索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7 吴乘月;;中部地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基于信息网络关联[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文博;面向航空交通系统的复杂网络与网络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明辉;腹地型港口物流系统节点设施规划布局与运作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雷敏;马氏链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7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水舰;基于GIS-T的城市交通最优路径诱导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燕;边界路由生态防御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3 杨雪春;北京市产业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欣;综合客运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高娇蛟;我国快递企业航空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博;基于服务质量的船闸调度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梦铄;环渤海地区港口海上交通运输复杂网络演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杨r,

本文编号:1738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38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