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渤海湾港口生态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18-04-21 04:19

  本文选题:港口 + 生态风险 ; 参考:《生态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以天津港为例,利用相对风险模型(RRM)对渤海湾港口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根据RRM,将天津港划分为北疆、南疆、东疆和临港等4个风险小区。在每一风险小区中,选取2种生境类型(滩涂和近海水体)、2种风险源(船舶运输和港口码头)和3种生态终点(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此计算生态风险值,根据风险值高低分为高、较高、中等、低和弱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在两种风险源中,船舶运输风险相对较大;在生境中,近海水体的风险值远大于滩涂;在生态终点中,风险高低为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天津港生态风险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北疆为高风险区、南疆为较高风险区、东疆和临港均为中等风险区。
[Abstract]:Taking Tianjin Port as an example, the relative risk model (RRM)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risk of Bohai Bay Port. According to RRM, Tianjin 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risk areas: North, South, East and Lingang. Two habitat types (tidal flat and offshore water) and three ecological endpoints (benthos, phytoplankton, zooplankton) were selected to calculate ecological risk. According to the risk value is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high, high, medium, low and weak.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of ship transportation is relatively large in two kinds of risk sources; in habitat, the risk value of offshore water is far greater than that in tidal flat; in the ecological end point, the risk is zoobenthos, phytoplankton, phytoplankton. The ecological risk of Tianjin Por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ades: the north is a high risk area, the south is a high risk area, the east and the coastal area are both middle risk areas.
【作者单位】: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天津自然博物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20606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TKS100105)
【分类号】:F552;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芳敏;王大志;巍欣;;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7期

2 刘晓;苏维词;王铮;黄一民;邓吉祥;;基于RRM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3 陈辉;刘劲松;曹宇;李双成;欧阳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4 邵超峰;鞠美庭;楚春礼;胡翠娟;;我国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J];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文龙;;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2 程洁;赵洁;龚娟;;中国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3 马禄义;许学工;;基于气象灾害的青岛市域生态风险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4期

4 魏兴萍;;基于PSR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9期

5 颜磊;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6 陈伯扬;;福建浅海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初探[J];福建地质;2008年04期

7 赵芳敏;王大志;巍欣;;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7期

8 徐波;;工程措施与替代方案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能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9 邓建明;蔡永久;陈宇炜;张路;;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湖泊科学;2010年01期

10 路娜;尹洪斌;邓建才;高峰;胡维平;高俊峰;;巢湖流域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湖泊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云鹏;;生态风险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玮;谢强;罗伟;方自力;;凉山地区水电开发项目环境风险分析的探讨[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杜丽娜;余若祯;王宏;;生态风险评价概述[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蔡丽娜;;国外绿色港口建设经验与启示[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珊;蔡文婷;;我国西部快速城镇化地域生态风险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伟;华祖林;戴本林;李莎;王振昌;;绿色生态型港口指标体系与建设模式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7 段飞舟;石静儒;;生态风险评价回顾与我国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展望[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荣尧;江苏省沿海化工业发展的环境风险格局与政策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晓蔚;河口生态系统健康与水环境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4 李谢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邱海源;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丁园圆;县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平衡模拟及其潜在环境风险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7 贾丹;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梁婕;基于不确定理论的地下水溶质运移及污染风险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石洪华;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靳瑰丽;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恒春;海港建设规划的海洋物理环境累积影响评价实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钢;神华天津煤炭码头二期工程环保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田艳;黄山风景区生态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锋;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杨阳;港口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光华;北运河下游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及水质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翔;大气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马安娜;我国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机制及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丁霖;大连大孤山附近海域石油化工码头船舶污染风险评估与应急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刘小明;辽宁省港口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佟玉洁;中国生态风险评价应用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3期

2 许学工,林辉平,付在毅,布仁仓;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袁辉;王里奥;詹艳慧;黄川;胡刚;;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评价指标体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5 付在毅,许学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6 赵芳敏;王大志;巍欣;;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7期

7 陈晓峰 ,徐金环;二十一世纪的港口——绿色之港[J];港口装卸;2001年06期

8 薛曼华;中日韩三国港口环保比较[J];中国港口;1999年01期

9 茅伯科;关于港口空间[J];中国港口;2005年04期

10 程健敏;;美国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实施洁净空气行动计划的背景和目标[J];中国港口;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晓;基于3S技术三峡库区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雨人,朱照宏;道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2 尤占平;沥青路面车辙及其评价[J];云南交通科技;1999年06期

3 孙立军,杨阳,张小宁,杜豫川,冯健理,王晓龙,项富远,朱宝罗;上海市城市桥梁管理系统研究[J];华东公路;2000年02期

4 刘世凯,徐凯燕,刘浩,周伟;长江中下游港口建设地质环境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华玉文,文春景;公路系统科技进步作用指标体系测算方法的研究[J];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臧晓科,王卫中;公路网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2年04期

7 李斌;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建议[J];广东公路交通;2002年04期

8 周江华,王炳辉,丁天明;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船舶安全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徐克逊,王万平,曹校勇;浅谈公路滑坡分析评价的若干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2年08期

10 许汉铮,黄平明,杨炳成;大跨径悬索桥静载试验研究[J];公路;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九懿;;声波透射法在检测灌注桩中的应用[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范啸;沈烨;;关于道路安全评价模型的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涂静;刘健新;;缆索支撑桥梁桥塔造型及其评价[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陈少峰;刘汉方;;道路软基处理常用方法简介及评价[A];云南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赵文星;;综合勘探在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彤;闫维明;;评价路面接缝效能公式对剪弯模型的近似性[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7 卢冬生;;世行贷款扶贫公路社会效益评价[A];湖北省公路学会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邓谊明;汪继锋;;八字岭隧道牛鼻子暗河示踪试验成果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柳领君;孙彦敏;魏全伟;;河北省港口码头煤炭与矿石装卸堆存污染物排放标准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崔淑丹;李星野;熊静;;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史博臻;“喝”电起重机年节油2.2万吨[N];文汇报;2011年

2 程小锋;市港口局加大对内河港口管理力度[N];江阴日报;2007年

3 刘艳;福建将推进“无水港口”建设[N];厦门日报;2008年

4 记者 梁晓莹 通讯员 梅长权;五大项目昨日开工[N];湖北日报;2010年

5 程茂林邋通讯员 詹政伟 周建杰;浙北显现港口码头集群雄姿[N];嘉兴日报;2007年

6 余峰邋通讯员 王怀山;泉州实现铁路直通港口码头[N];中国水运报;2007年

7 施科邋通讯员 陆漫漫;“前港后厂”成高邮港口经济新亮点[N];中国水运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焦红霞;恶性竞争威胁港口可持续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喻春来;香港保华加速收购长三角码头[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瞄准希腊最大码头 中国远洋再扬领航之帆[N];中国工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年

2 王利芳;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吴传海;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王朝辉;沥青路面加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张长林;近海卸载平台结构系统的效能与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章雁;国际航运企业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董良雄;船舶机务安全系统风险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葛颜慧;岩溶隧道突水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罗明;武汉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朱晓光;大连港口竞争力评价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吉淑娥;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宋智华;武汉城市圈公路网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吴俊章;湖北芳畈双曲拱桥钢箱法加固效用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董延丹;集装箱班轮企业竞争力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马宏威;沥青混凝土再生应用技术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雷晓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混凝土梁桥加固检测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聂蓉;高速公路网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赵永刚;云南省乡镇汽车客运站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80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80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