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本文选题:典型相关分析 + 交通运输 ; 参考:《生态经济》2014年01期
【摘要】: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推拉效应。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可以肯定浙江省的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推拉效应关系,而且推拉效应关系基本协调。
[Abstract]:Wit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 typ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the main index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ush and pull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nsportat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re that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push and pull effect is basically coordinated.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数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3002)
【分类号】:F512;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汪传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丁以中;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7年02期
3 赵坚,杨轶;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年02期
4 王庆云;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J];综合运输;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保生;刘庆潭;;氟树脂防水材料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建;毕松梅;;一点法分析壳聚糖特性粘度偏差值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赵丽;付梅臣;严学仕;曹银贵;;河北永清县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乔瑞波;李玉平;蔡运龙;;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耕地需求预测——以浙江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5 张仁桥;;基于离散型地域结构的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6 王东辉;;浙江省物流运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7 朱学平;吴保薇;;借它山之石攻“皖江”之玉——浙江经济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任志远;张明铁;;内蒙古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4期
9 黄玉平;张庆国;汪水兵;古今今;;主成分分析在大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陈磊;简炜;;计算机实现基于正交试验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钰;韩峰;董楠;陆希成;雷鸣;;爆炸容器安全概率的统计分析方法[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农吉夫;金龙;;均生函数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降水预报模型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宝柱;马庆春;;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与计算[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现民;李占金;甘德清;李晓;;露天转地下矿山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与敏感度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5 韩子杰;亢武;郝樊华;胡广春;刘素萍;向永春;;密封容器中钚部件定位误差对轴对称性判断的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6 韩子杰;亢武;郝樊华;胡广春;刘素萍;向永春;;密封容器中钚部件偏心放置对对称性判断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温家伶;于有生;倪火炬;常明;李冬林;;硼、稀土对铁基合金激光熔敷层性能的影响[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8 ;工伤保险制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9 徐鹏;傅忠诚;;燃气全预混燃烧污染物综合排放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韩绍卿;刘代志;;一种新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型模式选择方法及其在核爆地震识别中的应用[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三)——地球物理探测与应用[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利平;中国公务员规模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焦鹏;导弹制导仿真系统VV&A理论和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吴迪;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关系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黄杰;沿海港口吞吐量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李丽;基于运输需求的公路项目经济效益形成机理及计量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张小平;京石高速公路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朱佳翔;都市圈交通体系结构演化与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吴开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伟;基于GIS的河南省航运经济信息分析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雷;典型船用设备与船体结构耦合抗冲击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际;舰船冲击环境频域与时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陆宇菲;杭州市家庭园艺经营与消费市场调研及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薛静;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伟;基于GIS的浙江省柑橘低温冻害风险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永利;氩氧精炼铁合金锰、磷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吕熠栋;氩氧精炼铁合金的喷溅预报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叶三薇;湖北省交通运输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陈琛;一种环境友好型阻垢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毛保华;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1994年04期
2 赵坚;供给与需求中的正反馈机制与经济体制转型[J];经济研究;1997年11期
3 王庆云;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03期
4 王庆云;加速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综合运输;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2 吴治民;贺文峰;;金融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安徽个案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霞,王丽民;河北省道路交通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米建国;;战后日本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政策[J];现代日本经济;1984年04期
5 倪宏虎,刘小丽;江西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J];科技广场;2005年09期
6 杨朝林;;支持交通运输 适应经济发展[J];浙江金融;1984年10期
7 孙平元;;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初探[J];才智;2010年34期
8 施欣;;交通运输与外向型经济的分体相关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1993年03期
9 罗慧;李良序;章国材;万迪f ;;陕西气象条件与经济行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宗植;;亚欧第二大陆桥开通后交通问题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勇;于磊;;多哈回合谈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宣恭;林金锭;;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A];经济改革与理论思考(1978-1988)[C];1988年
3 付权;;黑龙江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徐开金;蔡保国;;厘清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理解科学发展观[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6 黄河;;福州市土地产出率与经济发展因素分析[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敏;;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8 张圣兵;;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望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磊;;能源通道建设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疆区域经济发展[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涛;产业梯度转移为交通运输业带来商机[N];中国水运报;2008年
2 记者 郭晓静 廖雪梅 实习生 陈柯;我市上半年经济发展既快又好[N];重庆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杨石珊 武念林;洋县改进作风助推经济发展[N];汉中日报;2006年
4 周成亮 艳红;力争新突破 再创新辉煌[N];焦作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陈忠;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N];闽北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吕学先 通讯员 苏玉;石拐区以项目助推经济发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吕敏 记者 王军政;乾县“一村一品”促镇村经济发展[N];咸阳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杨正林;加快优势地区发展 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N];西藏日报;2006年
9 王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来我市调研[N];菏泽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庄新明邋尤明哲;泗水为经济发展减压提速[N];济宁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容;法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揭筱纹;论中小企业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田洪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政策法律促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李劲;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公磊;城市化、分工和经济发展[D];辽宁大学;2012年
6 高成华;香港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黄晖;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8 卢艳丽;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外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爽;资源约束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浒;交通与市场规模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闫振华;山西省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门雨杰;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门的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05年
4 王志华;昆山开发区研究(1984-2004)[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波;论国际直接投资对广东、江苏经济发展影响之异同[D];武汉大学;2005年
6 黄艳;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杨碧霞;上海科技创新与区县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董华民;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9 吴循;小额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杨一;北川羌族自治县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81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8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