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发展海铁联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2 05:02

  本文选题:广西沿海铁路公司 + 现代物流 ; 参考:《广西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我国铁路进行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铁路物流企业也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铁路怎样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大力拓展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在本论文当中,通过介绍海铁联运因其巨大的运能、较低的运输成本、较少的污染排放等独特优势,成为发达国家乃至我国优先发展的多式联运的组合模式。 本论文基于研究国内外海铁多式联运物流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开始,提出广西沿海铁路公司拓展海铁联运业务的启示。针对广西北部湾各港口的发展定位以及城市规划布局,分析和提出适合北部湾各港口的海铁联运物流的发展模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最后,针对广西北部湾各港口的发展定位提出发展海铁联运战略及发展目标,并从战略层面和运作层面论述广西沿海铁路公司海铁联运的保障措施。 这对于广西沿海铁路公司拓展海铁联运业务来说具有普遍的操作意义,并使之打造出高效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
[Abstract]:In the new situation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railway in China, railwa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lso began to seek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modern logistics. In this paper, because of its huge transport capacity, lower transport cost, less pollution emissions and other unique advantages, it has become a combination mode of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even in 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sea rail multimodal transport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Guangxi coastal railway company to expand the sea rail combined transport business.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layout of the ports in the Beibu Gulf of Guangxi,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logistics suitable for the ports in the Beibu Gulf. Finally,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he ports in the Beibu Gulf of Guangxi,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goal of the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and discusses the safeguard measures of the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of Guangxi coastal railway company from the strategic level and the operational level. It is of universal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Guangxi Coastal Railway Company to expand its seaborne combined transport business and make it a green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真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和发展对策[J];集装箱化;2003年07期

2 张松华;;海铁联运:打通宁波腹地[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04期

3 余铁;;建设上海海铁联运枢纽的建议[J];集装箱化;2010年11期

4 徐淑芬;海铁联运国际集装箱的箱源保证──港口集装箱运输[J];铁道货运;1994年04期

5 吴厌;;发展海铁联运 推动集装箱上量——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大陆桥视野;2010年05期

6 ;营口港务集团一季度海铁联运集装箱总量首创全国第一[J];港口经济;2010年04期

7 ;山西首家海铁联运陆港口岸试运营[J];水运工程;2008年09期

8 龚耀军;;发展海铁联运 促进宁波-舟山港现代物流业发展[J];中国港口;2009年12期

9 王薇;何小明;;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拓展港口腹地[J];集装箱化;2006年07期

10 杜宏佳;;2007年厦门港海铁联运大幅增长[J];中国港口;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大鸣;;新形势下实现平稳较快发展[A];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小彬;;珠三角和我国沿海枢纽港物流业的竞争与博弈[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组织与协调专题论坛观点综述[A];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资料汇编[C];2007年

4 ;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 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5 ;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6 谭秋贤;;加快广西沿海大港口和临海工业发展的若干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7 吴伟;;铁路服务西部开发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南宁铁路局党校北部湾区域经济与铁路运输课题组;张永明;李尚海;;北部湾经济区功能定位引领广西铁路新跨越[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谭炳炎;;沿海诸省市铁路灾害概况与防灾[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10 陈成勤;;福建新一轮创业 铁路应当先行[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志彦;海铁联运 只是“看上去很美”[N];解放日报;2009年

2 宋兵 张晓宇;宁波补贴海铁联运[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晓风 本报记者 史薇;营口港海铁联运创全国三项第一[N];营口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许辉;集装箱海铁联运构筑东北物流“黄金通道”[N];中国交通报;2009年

5 记者 陈绍鹏;上饶—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座谈会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6 记者 邓少华;加强浙赣沿线城市战略合作 推进海铁联运拓展发展空间[N];宁波日报;2009年

7 邴颂 潘燕;宁波海铁联运“潜力”无限[N];中国水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肖晗;海铁联运提速 码头延伸内地[N];深圳商报;2008年

9 宋君华;大连将实现海铁联运无缝换装[N];中国水运报;2009年

10 ;亚欧美海铁联运网初步形成[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琦;内陆中转型铁路枢纽集装箱海铁联合运输组织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雁冰;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发展海铁联运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孙国卿;海铁联运运量预测与效益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汪涛;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浚源;海铁联运合理运距及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凡;我国煤炭海铁联运新方式初探[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胡毓东;宁波海铁联运运营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7 马梦知;海铁联运船岸柔性连接模拟与效益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李淼;集装箱海铁联运产品及其运输组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孙人杰;基于低碳经济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效益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杨一铭;中韩贸易环境下的集装箱海铁联运计划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78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