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模型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本文选题:集装箱吞吐量 + 灰色模型(GM) ; 参考:《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运用灰色预测法预测上海港未来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根据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具体情况计算其通过能力,再通过产能利用率指标判断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是否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结果表明,上海港集装箱码头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提出在现有码头设施条件下提高产能的建议.
[Abstract]:The grey forecasting method is used to predict the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Shanghai Port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Shanghai container terminal, the capacity of container terminal is calculated, and then the capacity utilization index is used to judge whether Shanghai container terminal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overcapa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overcapacity in Shanghai Container Terminal.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xisting dock facilities.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081201)
【分类号】:F55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付 ,程蓉;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参数选择的实证研究[J];港口装卸;2004年06期
2 杜麒栋;孟文君;;港口产能过剩之探讨及解决之道[J];中国港口;2010年01期
3 杜麒栋;孟文君;;对“港口产能过剩论”的分析[J];世界海运;2010年04期
4 王再明,王宏波;灰色系统理论在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3期
5 王兴艳;;产能过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6 宗蓓华;发展港口物流服务 建设上海国际大港[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高洁;;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评价[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陈春芳;宗蓓华;;基于SFA的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效率评价[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邵俊岗;许小兵;王煜;霍小江;;洋山港区运营阶段的港口通过能力[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毅;真虹;;基于WSRF的港口信息服务平台[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辉;;GM(1,1)模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总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2 饶金丽;黎东升;熊娜;;基于VES模型的湖北英山茶叶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3 沈菊红;;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在农民收入和消费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4 郭建华,白桦,蒋宜勋,韦江毅;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武器装备项目研制费用估算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4年06期
5 张玉红;覃炳醒;孙铭隆;周志强;;林火对大兴安岭典型林型林下植被与土壤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关志强;陈谊;;灰色模型在健康数据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王建华;李南;徐斌;;需求预测对两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8 高华;朱俊文;;基于AHP法的城市基础设施负债融资风险评价[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9 孙田;;二手乘用车供给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邹亮;;怀化卷烟需求预测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杰;;中央控制与地方过渡供给:一类公共物品提供决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涂启玉;张茂林;;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电价的新改进[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3 杜鹃;;长寿风险对年金产品的偿付压力分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4 佟长福;李和平;;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董金凤;陈德春;;京杭运河淮安港港口吞吐量预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秋生;高绍坤;崔勇;;基于人工免疫网络和AR模型的聚类与预测算法[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佳颖;陈可嘉;;福州港港口吞吐量预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义闹;殷文俊;;温州市人口的灰色Logistic模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梦东;刘敏;;指数平滑模型在能源消费总量预测中的应用[A];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与航路航法论文集[C];2007年
10 高路;杨恒杰;潘新祥;;基于模糊理论对油轮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佟长福;鄂尔多斯市综合节水技术和需水量预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董岗;现代港口竞争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徐兴华;公路边坡信息综合管理与安全评判决策[D];浙江大学;2011年
7 邓蕾;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生产率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葛振忠;基于随机森林和Copula的港口物流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付旭云;机队航空发动机维修规划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吴乐;中国粮食需求中长期趋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姝慧;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延静;我国煤炭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英杰;安徽省农业环保数据库系统建立[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颖;时间序列指数平滑算法的改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战宁;大连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赵宏海;中散公司小灵便型船队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施冬梅;K航运公司中韩航线配船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卢兴林;基于GARCH模型的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波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李大海;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态势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孟繁彬;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蕾,阿克逊,黄海睿,陈莹,陈怡;整合港内优势 构筑互通平台——论提高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综合竞争力[J];港口经济;2003年06期
2 米凯;;港口信息化与SAP Net Weaver平台[J];港口科技;2006年05期
3 王煜;;面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洋山综合信息服务平台[J];港口科技;2007年06期
4 彭传圣;集装箱船舶作业效率的度量和比较[J];港口装卸;2005年02期
5 庞瑞芝;;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6 井浩;张t,
本文编号:1807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180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