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分布与乡镇可达性空间耦合特征
[Abstract]:As an internal factor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free flow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population or labor factor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land use and terrain factors, the traffic network data set including rural roads is adopted, and the improved cost-distance calcul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accessibilit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Henan Province. The spati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achability are revealed through the spatial superposition of reachabil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towns and vill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total reachability of each township showed obvious distribution of circles, the value of reachability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and the shorter the time period, the greater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The traffic direction is more obvious. (2)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wn accessibil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each time circle. The maximum time distance between reachability and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s 1.5 h. (3) the spatial coupling of population and traffic accessibility shows a more obvious semi-circular distribution. (4) the impact of traffic accessibility on population change has temporal stag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RMIT大学科学/工程与健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19) 河南大学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
【分类号】:C924.2;F5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红梅;;贵州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叶东安;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和特点——人口分布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88年05期
3 林其宝;略述远古至汉代的人口分布[J];人口研究;1995年04期
4 周国胜,郑伟才,张平,沈鸿;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对小城镇建设影响问题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3期
5 黄荣清;198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6 田京宛;;天津市制订未来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0期
7 张子珩;史云亘;周文芬;梅显凯;;哈尔滨市人口分布问题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Md.Nuruzzaman Haque;张广翠;王晓璐;;孟加拉国人口分布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06期
9 骆为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J];南方人口;2008年01期
10 孙磊;;黑龙江省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原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连均;张晶;姚长青;侯晓慧;张大鹏;;江苏省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何一鸣;;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文钰;;基于人口分布的上海人口空间结构研究:1990-2000[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地理成本视角下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栾贵勤;齐浩良;;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人口分布与流动规律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刘文军;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徐生林;上海人口分布向郊区扩散[N];东方城乡报;2011年
3 记者 王昕;人口分布中间稠密南北稀疏[N];西安日报;2011年
4 记者 周芝敏;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来我市调研[N];黑河日报;2011年
5 苏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N];中国人口报;2011年
6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州三一学院经济系教授 文贯中;地震、人口分布与土地制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吉强;我省人口分布呈“南增北减”[N];新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荔;北京人口分布失衡[N];北京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于楠;基于公路可达性的青海省人口时空格局演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唐嘉韵;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陆燕秋;上海市域人口分布与变动:1990-2010年[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海霞;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00-2010年)[D];兰州大学;2016年
5 郭宁;辽宁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匹配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谷俊杰;基于格网GIS的内蒙古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鹏;京津冀人口分布与产业布局的特征及关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8 王亚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人口分布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曹丽;中国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晚成;人口分布与交通能耗及相关碳排放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5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14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