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锦州港港口节能减排考核评价和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2 20:09
【摘要】:“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繁重,港口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一部分,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重任。港口业的节能减排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港口的经济效益问题。目前我国节能减排考核标准还简简单单地停留在以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标准的阶段,港口业缺乏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另外,缺乏有关对港口业的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意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港口的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本文讨论了有关港口节能减排的相关理论依据,并深入研究了这些理论对实际中的作用。然后分别讨论了生态港口概念、可持续发展概念等,将先进的理论概念引入港口节能减排的研究中,对我国港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宏观的分析和讨论。接着介绍了国内和国外的一些港口在节能减排上进行的一些工作和优秀做法,力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下面笔者利用上述的研究基础,并结合在锦州港多年的工作和管理经验,讨论锦州港的现状和目前在节能减排上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根据锦州港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锦州港实际情况的节能减排指标评价体系。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对锦州港进行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最后根据锦州港实际评价结果,为锦州港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为锦州港“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faces heavy pressur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port industry is also facing the heavy task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succes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ort industr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China and also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orts. At present, the assessment standard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is simply staying in the sta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GDP and the 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and the port industry lacks a set of systematic and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n the port industry measures and opin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in our ports. First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ort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deeply studies the role of these theories in practice. Then,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ort an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advanced theory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udy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port, and the various problems faced by our por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macroscopically. Then it introduces some work and excellent practices of som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rts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r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work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Jinzhou Por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inzhou Port and the problems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nzhou Port, a se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the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AHP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Jinzhou Por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Jinzhou Port, it provides releva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of Jinzhou Port, and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ork of Jinzhou Port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552;F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铁生;全力打造锦州港的核心竞争力[J];港工技术;2003年S1期

2 ;发展中的锦州港输油公司[J];中国港口;1995年06期

3 王亚东,潘泉;混合经济对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作用──从辽宁锦州港的快速发展说起[J];物资流通研究;2000年08期

4 ;站点推荐[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1999年02期

5 王金辉;锦州港离北方油品化工大港又近了一步[J];中国港口;2003年06期

6 尹宜英;锦州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港湾建设;2003年06期

7 本刊编辑部;引现代企业机制 辟港口振兴之路——锦州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范股份制建设的调查[J];中国港口;1997年02期

8 王金辉;1700万吨“极限”被成功越过锦州港2003年吞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J];中国港口;2004年01期

9 ;锦州港25万吨级油码头全面开工[J];水运工程;2005年01期

10 牟俊林;锦州港简介[J];天津航海;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干大川;;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A];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度)工业炉窑技术改造与材料节能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0年

2 郑红玲;;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苏福源;;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兴华;童国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康景隆;;浅析冷冻干燥系统的节能减排[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和雍;易红;;铸造生产线节能减排的对策和效果[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乐芬;边浩;;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李石求;;浅谈传统齿轮制造业的节能减排[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康亮;成庆林;;“节能减排”——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论“节能减排”与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系[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铭贤;上半年我省66个减排项目未能按时建成[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维光;为节能减排打破“常规速度”[N];文汇报;2008年

3 冯涛;邯郸节能减排 实施雷霆行动[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章晓强;正视问题 实现发展[N];中国煤炭报;2008年

5 记者 王力;专题协商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N];杭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安淼;我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项工作集中行动[N];秦皇岛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郭建华;落实环保责任目标 确保全年减排任务圆满完成[N];安阳日报;2008年

8 顾猛;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减排的“助推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袁亮;四川南充节能减排已关停33家严重污染企业[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记者 陈维芳;广西将实行减排考核问责制[N];中国化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2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林永居;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长胜;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7 姚云飞;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喜丽;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岑;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云飞;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周广艳;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5 崔秀平;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曹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于鹏飞;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0年

8 葛素琴;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吴皓炜;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春晖;在用车辆节能减排检测技术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60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160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