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公路政府管制制度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21:57
【摘要】: 本文运用政府管制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工具对中国高速公路的政府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层面研究了高速公路投融资管制、收费价格管制、路政管制和特许经营权的管制等,分析了管制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管制改革的建议,包括:进一步深化政企分开改革,塑造规范化的管制主体;强化管制立法,走法制化之路;打破行政性垄断与规范对纯粹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政府管制具体工作的重心要有所转移,其中,价格管制要注重手段的激励性,要进一步放松投资进入管制并拓宽融资渠道,要科学规划以推进道路及收费联网并推进路网管理的信息化等。 之后,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 第一,对高速公路收费制度的效率和存续期限利用一个经济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在财政压力下没有能力修筑公路时才会采取收费的方式,当然在这个表面现象下面掩盖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政府是在免费制度下的转移损失与收费制度下的福利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当政府认为目前税率足够高了,没有再行征税的余地时,才会选择收费制度,而足够高的税率和民众不允许再行征税意味着再行征税的转移损失大到了一定的程度。 第二,从制度变迁微观结构的角度对高速公路的管制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总结。在综合运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演进观的制度变迁理论和进化博弈观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之上,对高速公路管制制度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变迁的发动——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为获取修建高速公路的巨大收益,政府成为管制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变迁首先是从放松投资管制开始的。 发动制度变迁的方式——初级行动团体通过次级行动团体来获取制度变迁的收益,其方式就是通过授予次级行动团体特许经营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初级行动团体是通过学习认识到了特许经营权这种方式。 制度变迁的过程——从制度变迁的微观结构入手来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实际上是组织和制度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初级行动团体为获取变迁收益发动了变迁,其措施就是改造或成立次级行动团体,次级行动团体的行动 依据是初级行动团体所赋予的特许经营权。随着次级行动团体独立利益的不断增 长和变迁收益的不断巩固,变迁初期所采取的具有试错性质的产权安排,越来越 显出不足,于是,不论是初级行动团体还是次级行动团体,都有动力继续寻求最 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并采取最佳的组织方式来最大化变迁收益,直到变迁收益被穷 尽,或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导致出现了新的利润空间。在新的变迁中,次级行 动团体有可能发展成为初级行动团体。 制度变迁的方向前瞻—就高速公路管制体制来说,未来引起变迁路径发生 重大变化的一个外部因素是政府财力的不断增长。当政府为进一步获取改善交通 的收益而不再需要采取外部融资的方式时,高速公路由目前的“准公共产品”转 化为完全的公共产品,向社会免费开放,那么高速公路的管制体制也将发生重大 变化;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高速公路经营权的到期,高速公路公司要将高速公 路的经营权归还给政府,高速公路公司退出高速公路经营,完成了其作为次级行 动团体的使命,由此也将使高速公路的管制体制发生重大变化。这两个因素所导 致的一个共同结果就是由高速公路公司所拥有的一些权力(利)将再度归政府行 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42
本文编号:2711804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5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劲文,张起森;业主公司项目管理重点探讨[J];中外公路;2005年02期
2 景琦;;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5期
3 葛树森;;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4 曾京;;我国高速公路集团化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我国高速公路产业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朱秋雯;公用事业规制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韦椺;政府管理地方高速公路的体制约束探析[D];广西大学;2007年
4 史俊杰;我国公路提供的发展趋势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贺晓民;高速公路资产全过程价值监管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江平;江西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曾京;高速公路集团化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开军;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徐杰;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1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71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