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影响因素与低碳交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3:18
随着全国诸多城市雾霾天气的加剧,城市交通引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是形成严重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尾气中包含的碳排放占整个社会碳排放的比重相当大且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因此城市交通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碳减排职责,亟需在对其碳排放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探索出低碳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并辅以政策支持来减少其碳排放,逐步实现低碳城市机动化。 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低碳交通研究现状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再收集与整理相关基础数据来测算我国交通业的碳排放量,具体测算1991至2010年20年间交通业的碳排放量,对测算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并由此估算出我国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直观了解其增长趋势。进而分析北京市交通业发展现状,收集与整理相关基础数据,对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建立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模型时,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城市交通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因素,在此影响因素框架下以北京市为例筛选出对其交通碳排放量影响显著的11个因素指标,建立起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模型。最后结合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研究提出低碳交通发展的对应措施。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模型中抓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城市的人口情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居民购买力、低碳技术研发与建设资金的投入、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情况、城市机动车的保有量情况、城市交通客运需求、城市交通货运需求以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由此选取的指标依次是年末北京市人口总量、GDP、居民可支配收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人均道路面积、公共交通年末运营车辆和公共交通客运量、机动车保有量、客运周转量、交通物流业增加值以及来京旅游者人数。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目前,对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包括居民可支配收入、机动车拥有量、人口、GDP、来京旅游人数以及公共交通客运量。(2)与城市交通碳排放呈现出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有公共交通客运量、人均道路面积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3)人均道路面积对北京市交通碳排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结论与北京市客观实际相符,论证模型的有效性。结合论文结论等对低碳交通发展的对应措施进行研究,措施建议主要包括引导交通消费需求,机动车的节能减排以及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赋予论文实际意义。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572;F205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城市低碳交通的内涵界定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城市低碳交通的文献研究
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1.1 低碳交通的概念提出
2.1.2 城市低碳体系建设的举措研究
2.1.3 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及评价研究
2.1.4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政策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低碳交通发展的模型研究
2.2.2 交通节能减排的计量研究
2.2.3 运用经济学工具等进行低碳交通的研究
3 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碳排放量测算
3.1 城市交通问题
3.1.1 交通能耗高、能效低
3.1.2 环境污染严重
3.1.3 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1.4 公共交通问题
3.2 我国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分析
3.2.1 交通能耗分析
3.2.2 城市交通碳排放量测算
3.3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与碳排放量测算
3.3.1 北京市交通业发展现状
3.3.2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测算
4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4.2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
4.2.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思想
4.2.2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特点
4.2.3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步骤
4.3 指标选取与建模
4.4 实证分析
4.4.1 选择PLS模型的依据——多重共线性诊断
4.4.2 模型方程的建立过程
4.4.3 模型的评价
4.4.4 模型的结果分析
4.4.5 小结
5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应对措施
5.1 引导交通消费需求与倡导低碳出行
5.2 机动车的节能减排
5.3 从城市规划和布局入手合理进行交通规划
5.4 稳步推进公共交通的建设
5.5 交通组织管理的创新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572;F205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城市低碳交通的内涵界定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城市低碳交通的文献研究
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1.1 低碳交通的概念提出
2.1.2 城市低碳体系建设的举措研究
2.1.3 城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及评价研究
2.1.4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政策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2.2.1 低碳交通发展的模型研究
2.2.2 交通节能减排的计量研究
2.2.3 运用经济学工具等进行低碳交通的研究
3 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碳排放量测算
3.1 城市交通问题
3.1.1 交通能耗高、能效低
3.1.2 环境污染严重
3.1.3 交通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3.1.4 公共交通问题
3.2 我国城市交通碳排放现状分析
3.2.1 交通能耗分析
3.2.2 城市交通碳排放量测算
3.3 北京城市交通发展与碳排放量测算
3.3.1 北京市交通业发展现状
3.3.2 北京市交通碳排放量测算
4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城市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
4.2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
4.2.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思想
4.2.2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特点
4.2.3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步骤
4.3 指标选取与建模
4.4 实证分析
4.4.1 选择PLS模型的依据——多重共线性诊断
4.4.2 模型方程的建立过程
4.4.3 模型的评价
4.4.4 模型的结果分析
4.4.5 小结
5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应对措施
5.1 引导交通消费需求与倡导低碳出行
5.2 机动车的节能减排
5.3 从城市规划和布局入手合理进行交通规划
5.4 稳步推进公共交通的建设
5.5 交通组织管理的创新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洋;PLS回归应用实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李伯华;徐亮;;低碳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3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年01期
4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5 张陶新;周跃云;赵先超;;中国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现状与途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6 徐建闽;;我国低碳交通分析及推进措施[J];城市观察;2010年04期
7 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年06期
8 朱松丽;;北京、上海城市交通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比较[J];城市交通;2010年03期
9 郭继孚;刘莹;余柳;;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城市交通;2011年02期
10 刘智丽;}诳
本文编号:2833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3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