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出租生政策变迁研究
【学位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63;F572
【部分图文】:
在中文数据库知网的检索中,以倡导联盟框架作为主题检索,关键词为倡导联??盟框架,以2018年11月6日为截至时间,显示的结果是46条文献。总体情况如??图3所示,从2005年开始,大致呈现螺旋式上升。倡导联盟框架由最初在教科书??里作为政策过程理论的代表之一引入中国,之后学者们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理论??适用性分析大量中国公共政策问题,其间有极少学者对其理论本身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中国本土化提出修正意见。在检索中我们可以看到倡导框架应用的政策领域??主要为社会政策领域(例如:计划生育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教育政策)、经济政??策领域(科技政策、房产税改革)及环境政策领域(环境项目、大气污染环境政策)。??这与萨巴蒂尔等人在《主题与变化:评估倡导联盟框架》文章中所总结的政策领域??范围一致。以倡导联盟框架为主题的中文文献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在中国政??策领域的适用性。本文基于国外及国内的研究情况,基于理论在政策范围及政策区??域的适用性,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基于倡导联盟框架视角的出租车政策变迁研究。??21??
图4以倡导联盟框架为主题的中文文献总体情况(200S-2018)??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根据主题搜索自动生成的统计图??(二)倡导联盟框架应用于出租车政策变迁的可行性??
资料来源:自己整理而得??中国出租车政策子系统中存在着两大倡导联盟,分别是倡导政府管制联盟和??倡导市场运营联盟。联盟信念系统构成联盟行动的基础之一,两大联盟对立的根源??在于政策核心信念的不同,对问题产生原因立场及认识不同、政府和市场谁是主导??的主张不同、政策手段的选择不一样,对这些问题理解不同影响其行动方式。此外??在政策行动中因为联盟资源不同所采取的政策策略也不同,最终关系到联盟的行??动效果,这是子系统内部震荡对出租车政策变迁的影响。外部事件市场经济、共享??经济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罢运事件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公众舆论的变化及中??央政府执政理念及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差异化的影响对政策变迁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出租车管理中当政府管制与市场运营极度不平衡时,外部事件及内部震荡出现??时,联盟间的政策取向学习更加容易诱发政策变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登华;;网约车规制路径比较研究——兼评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信息社会50人论坛;;从“网约车新政”透视转型期政府治理理念转变之必要性——“专车新政与共享经济发展”研讨会纪实[J];电子政务;2015年11期
3 信息社会50人论坛;;“互联网+”交通新业态下网络租约车的政策监管——兼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J];电子政务;2015年11期
4 张婉苏;;倡导联盟框架视野下的房产税法改革的政策过程评议[J];求索;2015年10期
5 崔丽媛;;新旧业态融合发展 改革要稳![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年20期
6 文宏;;间段均衡理论与中国公共政策的演进逻辑——兰州出租车政策(1982—2012)的变迁考察[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7 黄泰文;;我国环境项目选址政策调整时间变迁的内在逻辑——基于倡导联盟框架(ACF)的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杨洋;;倡导联盟框架(ACF)及其在科技政策变迁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0期
9 李秋烟;;倡导联盟框架下中国住房政策变迁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朱春奎;严敏;曲洁;;倡议联盟框架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幼平;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研究:一个演化的视角(1978-2008)[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野;西安市网约车的政府管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2 贾广宇;完善我国互联网治理体系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祝小芳;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政策创新扩散策略探讨[D];南昌大学;2018年
4 吴知宜;武汉市网约车行业协同治理模式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5 贺稚杨;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安全监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杜;共享交通发展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7 李慧;多源流视角下英语考试政策变迁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8 林琳;网约车背景下珠海市出租车行业的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席丁香;政策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出租车政策变革过程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10 江琳云;中国二胎生育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6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36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