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文章目录】:
1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2高铁对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分析
2.1平均可达性
2.2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分析
2.2.1普通铁路网络下的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
2.2.2高铁影响下的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及其改善程度分析
3全国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高铁效应分析
3.1一日交流圈的定义
3.2全国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范围及其高铁效应分析
3.2.1高铁对中心城市DCA范围拓展的影响
3.2.2高铁对中心城市DCA覆盖地级市数量的影响
3.2.3高铁对中心城市DCA拓展走向的影响
3.3典型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格局分析
4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丹;张京祥;;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2 戴宾;;成渝经济区与成渝城市集群、成内渝经济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6期
3 王德,刘锴;上海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和动态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3期
4 钟业喜;陆玉麒;;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6期
5 宋正娜;陈雯;车前进;张蕾;;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就医空间可达性度量和缺医地区判断——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韩艳红;陆玉麒;;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高级中学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7期
7 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8 王姣娥,金凤君;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9 蒋海兵;徐建刚;祁毅;;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J];地理学报;2010年10期
10 薛俊菲;;基于航空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江;张明举;湛果;;川南经济区中泸州市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黄岚;张敏;周清;;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与镇江城市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曹言红;郁玉兵;;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英杰;魏庆朝;杨勉;;基于分形理论的东北地区城市体系可达性等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刘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视角下的滨州铁路交通发展战略[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王伟;方朝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时交流圈划分与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单良;武少杰;;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辽宁省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8 姜松;;高铁时代到来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新动力——以京沪高铁开通对旅游业发展带动为例[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伟娜;葛莹;;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区域可达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10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玥;;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伟;铁路网抗毁性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明达;城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艳;高速铁路对沿线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周洪涛;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犇;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迎迎;湖北宜荆荆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婧;贵州省旅游发展中的空间可达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向云;基于人类发展理论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金花;武汉城市圈公路可达性与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冷炳荣;从网络研究到城市网络[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娜;哈大高铁项目建设对大连市旅游业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业喜;刘影;赖格英;;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3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徐建;王玥;;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4 罗震东;张京祥;;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5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6 崔功豪;当前城市与区域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7 鲍海君,徐建春,郑升;长江三角洲“硅湖”构建与布局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8 胡刚,姚士谋;环杭州湾“V”型组合城市建设初探[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9 顾朝林;南京城市行政区重构与城市管治研究[J];城市规划;2002年09期
10 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平,黄兴文;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选择——以江苏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2 李文瑞;许觉辉;唐肇斌;;中心城市聚焦行业热点[J];运输经理世界;2006年12期
3 姚华松;;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4 王廉;;国家中心城市分层规划的相关对策[J];城市观察;2009年02期
5 刘立硕;;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培育苏北重要中心城市[J];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10期
6 青舟;;中心城市要有创新的战略思维[J];城市观察;2013年05期
7 马洪;略论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作用[J];城市规划;1987年01期
8 陈金权;张颖;李永庆;张辅明;靳喜龙;李卫东;高颖;杨征宇;朱西林;李景俊;;10月份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2年11期
9 汤海孺;杭州中心城市圈发展与布局研究[J];浙江建筑;1994年04期
10 杨川 ,杨胜强 ,王强 ,李景俊 ,杨东波 ,何峰 ,靳喜龙 ,曾兰华 ,高颖 ,张世科 ,唐毅;12月下旬全国部分中心城市主要汽车品种价格及趋势[J];汽车与配件;199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勇;中心城市经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海江;中国中心城市交通联系及其空间格局[D];河南大学;2014年
4 裴瑱;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奇涵;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由雷;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特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4 廖爱民;新中国建立初期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1949-1957)[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世兰;开放体系下的中心城市流通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杜红;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7 杨怀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升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戴梦莹;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运行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晶;武汉与五大中心城市功能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铁殿君;安阳建立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