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U293.1;U239.5
【部分图文】:
成门一复兴门一长椿街一宣武门一和平门一前门一崇文门一北京站一建国门一朝阳门一东四十条一东直门一雍和宫一安定门一鼓楼大街一积水潭;地铁5号线全长27.6公里,共23个站点,沿途站点为:宋家庄一刘家窑一蒲黄榆一天坛东口一磁器口一崇文门一东单一灯市口一东四一张自忠路一北新桥一雍和宫一和平里北路一和平西桥一北土城东路一干杨树一大屯一大羊坊一立水桥一立水桥北一太平庄一太平庄北;地铁13号线全长40.5公里,共16个站点,沿途站点为:西直门一大钟寺一知春路一五道口一上地一西二旗一龙泽一回龙观一霍营一立水桥一北苑一望京西一芍药居一光熙门一柳芳一东直门;地铁八通线全长18.9公里,共13个站点,沿途站点为:四惠一四惠东一高碑店一广播学院一双桥一管庄一八里桥一通州北苑一果园一九棵树一梨园一临河里一土桥。
2.1.1路网结构在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中,2号线是环线运行,其他线路为直线形式,但这些线路之间相互交叉连接,构成了相当多的环形结构(如图2一l),使得路网的连通度大大提高,也将为乘客在两站之间出行路径决策提供更多的选择。这就要求在确定清分规则的时候充分考虑乘客出行路径选择多样性的特点,采用切实有效、接近实际的清分方法确保运费在做出经济贡献的各运营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地分配。知卜.喊翅加甲咬担叫兮斌乡一扛券石遏舔钉‘二.!、_l奎藏献瑞井童允或﹃、笋.1土卿南丫攀t篡.1南礼十路地择木图2一1路网中环形结构Fig.2一l形 ngstruetureoftherailtransitnetwork
算量相对较小,然而该算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寻找有效路径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如果在网络中存在环形通路,则会遗漏部分乘客可能选择的路径。例如:图3一8所示的网络结构和路段权重。图3一 8Dial算法举例Fig.3一 8DialalgorithmexamPle在O一D对(l,6)之间存在两条路径,其费用分别为4和6,显然,这两条路径都属于乘客可能选择的有效路径。但是,采用Dial算法进行计算,则只能找到一条最短路径(卜2一3一6)作为有效路径,根据其算法规则,路径(1一4一5一6)被排除在有效路径之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3、基于图的遍历算法该算法首先假定路径中的每个节点都不可重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嘉辉;;职业院校建设“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专业的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任明亮;李科;;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在高架站中的节能设计[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3 燕飞;沙新发;郜春海;唐涛;;自主创新CBTC产品安全认证方法[J];市政技术;2010年S2期
4 贾佳;;轨道交通机电系统的可用性分析[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5 宋瑞;刘志谦;;轨道交通系统接运公交线路生成的启发式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6 宗晶;;国外三大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年17期
7 门晓智;刘志娟;;RAMS在临时限速服务器开发项目中的应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1年07期
8 刘雯丽;;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1年08期
9 白子建;段绪斌;;智能公交系统设计方案分析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10 陆锡明;王祥;;轨网功能性拓展引导空间紧凑型调整——上海新一轮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旋律[J];城市规划;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飞;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模型检验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2 孔宪娟;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建模及其特性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友君;典型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陈玫;公交经济补偿与公共目标改善联动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5 徐永能;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结构演化机理与优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徐劲;轨道交通系统随机振动特性及其动力可靠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周达天;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列车定位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付印平;列车追踪运行与节能优化建模及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妍;基于TOD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陈建国;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预测与参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树坤;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清分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梁立升;基于未来悬挂式便捷轨道交通系统的交通工具的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3 梁俊秀;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轨道交通系统人因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丽;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空气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向旭东;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综合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黄鹏飞;地铁绿化实施的生态价值效应与技术条件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马燕;轨道交通系统在我国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曲秀梅;轨道交通发展对沿线房地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王乐;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黄林;广州至珠海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0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87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