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及“十二五”建设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5:50
“十一五”以来,全国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紧紧抓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克难攻坚,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快速增加、技术等级显著提高、路面状况明显改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公路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本论文依托交通部软课题“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成效评估及“十二五”建设管理研究以“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详细分析,对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东、中、西三大区域差异情况及农村公路与县域经济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刻探讨论述;其次,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所形成的相关方法,把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分为投资直接产生的投资拉动效益,建成后公路运输直接产生的直接效益,依托农村公路和当地特色资源联合开发效益,潜在效益以及对交通的影响五大方面,分别对相关效益的测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测算示例,并建立了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合理评价方法对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了“十二五”...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调查范围划分
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比见下表3一1,可以看出不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区域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图3一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表3一 12009年东中西区域社会经济指标对比地地区 区人均GDP: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元东东部区域域 40725.99999233.166620377.8444中中部区域域 20534.62226350.64446168.3555西西部区域域 8285.4445604.05556056.3999睡睡鑫撇黝撇黝黝囊蒸缨巍舞鬓撇鬓熬鬓撇翼熬夔蒸潍 潍孤 孤多溉殴理联爵摄熟服盗荔澡撇撇能粉婆磷碱赞瑰路舞魏粉娜矫爵搀珍洲纷澎耀即姗笋月钧豁举争洲卿够肋琳概墩数激举翻喊峨嘟咨举裘众半脚今聚岑郑黔摊笋半仁抖幽照畔突灰‘‘提 提 提提翻巍赛艘胜胜然爹激夔然滋 滋务滋滋戮罐麟熊埃跟滋滋聚照霖魏淞淞终拳呼钾鲜呻哪衅呼钾峥璐彭叙麟娜 娜
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比见下表3一1,可以看出不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区域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图3一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表3一 12009年东中西区域社会经济指标对比地地区 区人均GDP: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元东东部区域域 40725.99999233.166620377.8444中中部区域域 20534.62226350.64446168.3555西西部区域域 8285.4445604.05556056.3999睡睡鑫撇黝撇黝黝囊蒸缨巍舞鬓撇鬓熬鬓撇翼熬夔蒸潍 潍孤 孤多溉殴理联爵摄熟服盗荔澡撇撇能粉婆磷碱赞瑰路舞魏粉娜矫爵搀珍洲纷澎耀即姗笋月钧豁举争洲卿够肋琳概墩数激举翻喊峨嘟咨举裘众半脚今聚岑郑黔摊笋半仁抖幽照畔突灰‘‘提 提 提提翻巍赛艘胜胜然爹激夔然滋 滋务滋滋戮罐麟熊埃跟滋滋聚照霖魏淞淞终拳呼钾鲜呻哪衅呼钾峥璐彭叙麟娜 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方法[J]. 李希胜,施艳. 森林工程. 2010(04)
[2]浅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必要性[J]. 丁义慈,李涛锋. 科技资讯. 2009(30)
[3]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思考[J]. 李丽,吴群琪. 交通标准化. 2009(Z1)
[4]基于通达和通畅指标的农村公路网评价[J]. 赵莉,袁振洲,林声. 公路交通科技. 2008(02)
[5]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 罗京,王峰,王元庆. 公路. 2007(09)
[6]国外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J]. 吉林交通科技. 2005(02)
[7]情景分析法对西部公路建设规模测算分析[J]. 季求知,张佳,王元庆. 公路. 2005(01)
[8]关于“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政策思考[J]. 樊桦. 综合运输. 2004(11)
[9]公路建设投资乘数的算法研究[J]. 王元庆,张志敏,周伟. 中国公路学报. 2004(02)
[10]多级模糊评判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 过秀成,肖慎,张立早,宋辉.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1)
博士论文
[1]农村道路对减缓贫困的影响分析[D]. 李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供给问题研究[D]. 强伟娟.北京交通大学 2006
[2]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影响研究[D]. 张志敏.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5372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调查范围划分
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比见下表3一1,可以看出不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区域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图3一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表3一 12009年东中西区域社会经济指标对比地地区 区人均GDP: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元东东部区域域 40725.99999233.166620377.8444中中部区域域 20534.62226350.64446168.3555西西部区域域 8285.4445604.05556056.3999睡睡鑫撇黝撇黝黝囊蒸缨巍舞鬓撇鬓熬鬓撇翼熬夔蒸潍 潍孤 孤多溉殴理联爵摄熟服盗荔澡撇撇能粉婆磷碱赞瑰路舞魏粉娜矫爵搀珍洲纷澎耀即姗笋月钧豁举争洲卿够肋琳概墩数激举翻喊峨嘟咨举裘众半脚今聚岑郑黔摊笋半仁抖幽照畔突灰‘‘提 提 提提翻巍赛艘胜胜然爹激夔然滋 滋务滋滋戮罐麟熊埃跟滋滋聚照霖魏淞淞终拳呼钾鲜呻哪衅呼钾峥璐彭叙麟娜 娜
直辖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比见下表3一1,可以看出不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而且区域内部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差距。农村公路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图3一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表3一 12009年东中西区域社会经济指标对比地地区 区人均GDP: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元东东部区域域 40725.99999233.166620377.8444中中部区域域 20534.62226350.64446168.3555西西部区域域 8285.4445604.05556056.3999睡睡鑫撇黝撇黝黝囊蒸缨巍舞鬓撇鬓熬鬓撇翼熬夔蒸潍 潍孤 孤多溉殴理联爵摄熟服盗荔澡撇撇能粉婆磷碱赞瑰路舞魏粉娜矫爵搀珍洲纷澎耀即姗笋月钧豁举争洲卿够肋琳概墩数激举翻喊峨嘟咨举裘众半脚今聚岑郑黔摊笋半仁抖幽照畔突灰‘‘提 提 提提翻巍赛艘胜胜然爹激夔然滋 滋务滋滋戮罐麟熊埃跟滋滋聚照霖魏淞淞终拳呼钾鲜呻哪衅呼钾峥璐彭叙麟娜 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方法[J]. 李希胜,施艳. 森林工程. 2010(04)
[2]浅谈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必要性[J]. 丁义慈,李涛锋. 科技资讯. 2009(30)
[3]建立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思考[J]. 李丽,吴群琪. 交通标准化. 2009(Z1)
[4]基于通达和通畅指标的农村公路网评价[J]. 赵莉,袁振洲,林声. 公路交通科技. 2008(02)
[5]农村公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J]. 罗京,王峰,王元庆. 公路. 2007(09)
[6]国外农村公路的建设与管理[J]. 吉林交通科技. 2005(02)
[7]情景分析法对西部公路建设规模测算分析[J]. 季求知,张佳,王元庆. 公路. 2005(01)
[8]关于“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政策思考[J]. 樊桦. 综合运输. 2004(11)
[9]公路建设投资乘数的算法研究[J]. 王元庆,张志敏,周伟. 中国公路学报. 2004(02)
[10]多级模糊评判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 过秀成,肖慎,张立早,宋辉.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1)
博士论文
[1]农村道路对减缓贫困的影响分析[D]. 李文.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供给问题研究[D]. 强伟娟.北京交通大学 2006
[2]公路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影响研究[D]. 张志敏.长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25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92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