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沈阳市出租车群体应急支持组织设计与实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4 04:07
  出租车行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具有舒适、便捷、安全、全天候服务、行车线路灵活等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所不具有的特性,出租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其对整个城市的感知程度大大高于其他群体。在城市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出租车群体往往是第一现场接触者或目击者,相应地,对于合理组织设计和管理出租车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也成了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笔者从事的职业与交通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对出租车行业了解较多,从更好地发挥出租车群体特长,并为应对社会突发紧急事件的角度出发,运用笔者所学习的MBA知识,探索在出租车群体中构建由志愿者参加并经有关部门协调的应急救援组织。在目前的文献搜索中,针对出租车群体的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一般都是针对正式组织的研究并以有代表性的正式组织作为案例分析对象,本论文尝试用针对正式组织的设计和管理理论来研究非正式组织。基于出租车的应急支持体系组织设计和实施研究,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企业组织设计理论;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可以促进行业管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处置应急事件能力,也有助于出租车行业素质的提升,...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组织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企业组织设计
        2.1.2 非正式组织
        2.1.3 危机管理
    2.2 企业组织设计理论的发展综述
        2.2.1 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
        2.2.2 现代组织理论
        2.2.3 企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
    2.3 非正式组织的研究综述
        2.3.1 非正式组织的理论基础
        2.3.2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第3章 基于出租车群体构建突发事件支持组织的可行性分析
    3.1 群体特性分析
        3.1.1 交通特性(便捷性)
        3.1.2 营运特性
        3.1.3 松散性
    3.2 优劣势分析
    3.3 出租车群体需求动机分析
        3.3.1 出租车群体社会归属感
        3.3.2 出租车典型行为所映射的社会责任感
    3.4 政府需求动机分析
    3.5 社会组织需求动机分析
        3.5.1 应急管理主体需求
        3.5.2 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需求
        3.5.3 社区、家庭、个人等社会基本主体需求
    3.6 出租车群体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途径:建立非政府组织
    3.7 可行性分析结论
第4章 沈阳市出租车应急支持组织的设计
    4.1 出租车群体可参与的突发事件涉及面的分析
        4.1.1 突发事件分类分级
        4.1.2 适用范围
        4.1.3 基本原则
    4.2 沈阳市出租车群体突发事件组织体系
        4.2.1 内部组织设计
        4.2.2 外部支持体系
    4.3 出租车群体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4.3.1 志愿者的权利
        4.3.2 志愿者的义务
        4.3.3 志愿者的注销
第5章 沈阳市出租车应急支持组织的运行机制设计
    5.1 出租车群体突发事件办事机构的工作职责
    5.2 出租车群体参与处置突发事件志愿者的招募
        5.2.1 人数确定
        5.2.2 招募条件
        5.2.3 报名时间
        5.2.4 报名方式
    5.3 应急组织的工作流程
        5.3.1 应急值班
        5.3.2 信息及时报告
    5.4 应急响应
        5.4.1 分类响应
        5.4.2 分级响应
        5.4.3 基本响应程序
        5.4.4 应急结束
    5.5 后期处置
        5.5.1 善后处置
        5.5.2 调查和总结
        5.5.3 表彰和奖励
    5.6 奖励机制
        5.6.1 精神鼓励
        5.6.2 物质奖励
    5.7 突发事件应急保障
        5.7.1 突发事件应急经费保障
        5.7.2 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
        5.7.3 技术保障
        5.7.4 交通运输保障
        5.7.5 宣传、培训和演习
第6章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实证分析及应用方面的不足
        6.2.2 在理论构建中需要进一步克服的问题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途径[J]. 张开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1)
[2]公共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J]. 孙筠.  大理学院学报. 2008(05)
[3]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 张立荣,冷向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4]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研究[J]. 凌学武.  前沿. 2007(09)
[5]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职能结构分析[J]. 罗忠桓,卿定文.  行政论坛. 2007(02)
[6]论公共危机事前风险管理与评估[J]. 张小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危机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构建[J]. 谭慧洁,刘耀中.  商业时代. 2006(03)
[8]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团队构建探析[J]. 史志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9]中国大城市危机管理协调机制社会性特征[J]. 王合兴.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4)
[10]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 杨安华.  江海学刊. 2005(01)

硕士论文
[1]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张翼飞.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城市危机管理[D]. 袁海鹰.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34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934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