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7:38
高速公路的特许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投资额巨大,综合涉及到工程、经济、法律、管理等许多方面。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国外的大部分文献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特许经营的优点及缺陷,并针对公路特许经营的制度设计问题进行,包括如何设计最佳特许年限,如何减少事前、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等等。相比较而言,我国公路特许经营发展的较晚,并正处在摸索阶段,相关研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有不少是对国外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管理模式成功经验的介绍,也有一部分对国内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案例的研究,如深圳梧桐山隧道的相关分析等,从法律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是史际春与邓峰,他们从法律的角度较全面的分析了目前我国公路特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而且对这一制度的特点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了介绍与比较,从而引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与构想。在第二章中,通过研究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笔者指出在这一自然垄断领域引入特许经营制度是可行的。高速公路无论是采取公共提供方式还是市场提供方式,都有利有弊,都不是最有效率的提供方...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关于高速公路的产业特点
1.2.2 关于高速公路的融资方式
1.2.3 关于高速公路的政府规制
1.2.4 关于高速公路的融资风险
1.2.5 其他相关研究
1.2.6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与特许经营制度的引入
2.1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及其分析
2.1.1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
2.1.2 高速公路提供问题分析
2.2 特许经营模式理论及应用概述
2.2.1 特许经营理论概述
2.2.2 国外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产生与演变
2.2.3 国外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借鉴与启示
2.2.4 特许经营在国外的典型应用
2.3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3.1 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2.3.2 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模式特点及问题
3.1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发展历程
3.1.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呼唤高速公路建设的市场化
3.1.2 高速公路建设的市场化带来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3.1.3 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要求管理方式的公司化
3.2 我国不同地区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实际应用
3.2.1 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2.2 中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2.3 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3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3.3.1 国有控股的BOT模式
3.3.2 内资、外资BOT模式
3.3.3 转让高速公路经营权的TOT模式
3.4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4.1 相关法律法规范体系不完善
3.4.2 公共利益与特许经营企业利益之间的公平和平衡缺乏有效的监督调整机制,特许经营权授权管理简单粗放
3.4.3 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投资者的风险难以控制
3.4.4 投资主体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3.4.5 运营管理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3.4.6 重建设轻服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授权
4.1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的招标
4.1.1 不可分物品第一价格拍卖理论
4.1.2 鼓励更多的合格者参与高速公路特许权投标竞争
4.1.3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价值的测算
4.2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理论概述
4.2.1 企业管理理论
4.2.2 不完全合约理论
4.2.3 特许合约不完全的类型
4.2.4 合约不完全性的弥补——事后再协商
4.3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合约的不完备性及其解决对策
4.4 小结
第5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监管
5.1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5.1.1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
5.1.2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中的利益主体
5.1.3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5.2 交通主管部门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对特许经营企业的监管
5.2.1 交通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企业的博弈模型
5.2.2 模型分析
5.2.3 模型的现实意义
5.2.4 交通主管部门的最小监管费用分析
5.2.5 政策建议
5.3 交通主管部门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5.3.1 政府承诺缺失
5.3.2 模型假设及相关分析
5.3.3 政策建议
5.4 交通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企业合谋的防范
5.4.1 参与主体
5.4.2 假设与参数设置
5.4.3 交通主管部门和特许经营企业的效用函数
5.4.4 博弈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5.4.5 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回顾与思考
6.1.1 基本情况
6.1.2 案例发生的背景及发展环境
6.1.3 此案反映出的现象及问题的提出
6.2 案例中特许经营BOT模式的特点及效率
6.2.1 特许经营模式的优势分析
6.2.2 特许经营模式的劣势分析
6.3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政府规制非均衡及其影响
6.3.1 政府规制均衡理论简述
6.3.2 本案例中的规制非均衡分析
6.3.3 几点启示
6.4 特许经营过程中的政策与法律风险分析
6.4.1 政府的目标与管理职能不明确
6.4.2 管理体制混乱的风险
6.4.3 不完善的法律法规风险
6.5 特许经营项目合约的不完全性
6.6 总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高速公路的融资[J]. 钟武. 消费导刊. 2008(08)
[2]BOT融资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 任杰,高中军. 宁夏工程技术. 2008(01)
[3]欧洲公路特许经营的特点及启示[J]. 周国光,俸芳. 中外公路. 2008(01)
[4]公路建设民营化方式比较[J]. 邓明然,李清. 财会月刊. 2007(33)
[5]论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J]. 黄俐华.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09)
[6]公路特许经营合同不完全下的再协商及其负面影响分析[J]. 江密华. 现代商业. 2007(20)
[7]加强政府规制 完善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制度[J]. 潘颖,徐海成.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8)
[8]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相关问题研究[J]. 徐艳凤. 交通财会. 2007(07)
[9]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及政府规制探析[J]. 樊建强,徐海成.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3)
[10]基于基本属性的高速公路公共政策研究[J]. 杨琦,郗恩崇.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结构及融资决策研究[D]. 武玉琴.暨南大学 2006
[2]高速公路经济论[D]. 李海东.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研究[D]. 付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卢玥.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BOT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中应用性研究[D]. 黄文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BO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 孙磊.天津财经大学 2006
[5]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 张金榜.长安大学 2005
[6]公路特许经营问题研究[D]. 梁锋.长安大学 2005
[7]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研究[D]. 王英炜.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5018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关于高速公路的产业特点
1.2.2 关于高速公路的融资方式
1.2.3 关于高速公路的政府规制
1.2.4 关于高速公路的融资风险
1.2.5 其他相关研究
1.2.6 对当前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与特许经营制度的引入
2.1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及其分析
2.1.1 高速公路的经济属性
2.1.2 高速公路提供问题分析
2.2 特许经营模式理论及应用概述
2.2.1 特许经营理论概述
2.2.2 国外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产生与演变
2.2.3 国外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借鉴与启示
2.2.4 特许经营在国外的典型应用
2.3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3.1 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2.3.2 高速公路行业推行特许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模式特点及问题
3.1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发展历程
3.1.1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呼唤高速公路建设的市场化
3.1.2 高速公路建设的市场化带来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3.1.3 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要求管理方式的公司化
3.2 我国不同地区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实际应用
3.2.1 东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2.2 中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2.3 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特许运营情况
3.3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运营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3.3.1 国有控股的BOT模式
3.3.2 内资、外资BOT模式
3.3.3 转让高速公路经营权的TOT模式
3.4 我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3.4.1 相关法律法规范体系不完善
3.4.2 公共利益与特许经营企业利益之间的公平和平衡缺乏有效的监督调整机制,特许经营权授权管理简单粗放
3.4.3 项目招投标不规范,投资者的风险难以控制
3.4.4 投资主体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3.4.5 运营管理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
3.4.6 重建设轻服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授权
4.1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的招标
4.1.1 不可分物品第一价格拍卖理论
4.1.2 鼓励更多的合格者参与高速公路特许权投标竞争
4.1.3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价值的测算
4.2 不完全合约理论的理论概述
4.2.1 企业管理理论
4.2.2 不完全合约理论
4.2.3 特许合约不完全的类型
4.2.4 合约不完全性的弥补——事后再协商
4.3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合约的不完备性及其解决对策
4.4 小结
第5章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的监管
5.1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5.1.1 委托—代理理论简介
5.1.2 高速公路特许经营中的利益主体
5.1.3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三重委托代理关系
5.2 交通主管部门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对特许经营企业的监管
5.2.1 交通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企业的博弈模型
5.2.2 模型分析
5.2.3 模型的现实意义
5.2.4 交通主管部门的最小监管费用分析
5.2.5 政策建议
5.3 交通主管部门的道德风险的防范
5.3.1 政府承诺缺失
5.3.2 模型假设及相关分析
5.3.3 政策建议
5.4 交通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企业合谋的防范
5.4.1 参与主体
5.4.2 假设与参数设置
5.4.3 交通主管部门和特许经营企业的效用函数
5.4.4 博弈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5.4.5 政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回顾与思考
6.1.1 基本情况
6.1.2 案例发生的背景及发展环境
6.1.3 此案反映出的现象及问题的提出
6.2 案例中特许经营BOT模式的特点及效率
6.2.1 特许经营模式的优势分析
6.2.2 特许经营模式的劣势分析
6.3 公路特许经营中的政府规制非均衡及其影响
6.3.1 政府规制均衡理论简述
6.3.2 本案例中的规制非均衡分析
6.3.3 几点启示
6.4 特许经营过程中的政策与法律风险分析
6.4.1 政府的目标与管理职能不明确
6.4.2 管理体制混乱的风险
6.4.3 不完善的法律法规风险
6.5 特许经营项目合约的不完全性
6.6 总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高速公路的融资[J]. 钟武. 消费导刊. 2008(08)
[2]BOT融资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J]. 任杰,高中军. 宁夏工程技术. 2008(01)
[3]欧洲公路特许经营的特点及启示[J]. 周国光,俸芳. 中外公路. 2008(01)
[4]公路建设民营化方式比较[J]. 邓明然,李清. 财会月刊. 2007(33)
[5]论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J]. 黄俐华. 中国水运(理论版). 2007(09)
[6]公路特许经营合同不完全下的再协商及其负面影响分析[J]. 江密华. 现代商业. 2007(20)
[7]加强政府规制 完善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制度[J]. 潘颖,徐海成. 交通企业管理. 2007(08)
[8]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相关问题研究[J]. 徐艳凤. 交通财会. 2007(07)
[9]高速公路产业化经营及政府规制探析[J]. 樊建强,徐海成.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3)
[10]基于基本属性的高速公路公共政策研究[J]. 杨琦,郗恩崇.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我国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结构及融资决策研究[D]. 武玉琴.暨南大学 2006
[2]高速公路经济论[D]. 李海东.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研究[D]. 付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卢玥.北京交通大学 2007
[3]BOT模式在高速公路项目中应用性研究[D]. 黄文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4]BOT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 孙磊.天津财经大学 2006
[5]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研究[D]. 张金榜.长安大学 2005
[6]公路特许经营问题研究[D]. 梁锋.长安大学 2005
[7]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研究[D]. 王英炜.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5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296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