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8 15:29
自2003年国家赋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使命以来,以港口设施为代表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硬实力的增长成果较为明显,但以航运交易、航运金融等为代表的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发展状况则较为有限。目前,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对比已不仅仅是港口与吞吐量等硬件指标的比拼,而是软硬实力结合后综合实力的较量,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正积极稳固其航运服务产业高端资源的引领地位,上海、天津等我国航运中心也在通过政策的引导、产业聚集区的打造,大力促进航运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着力发展各自航运中心软实力,加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研究,尤其是我国经济特色与航运产业特点的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内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相对有限,实务性发展策略与模式的探索更是凤毛麟角。在此背景下,作者试图通过对本文的深入研究,明确符合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特点的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提升的实务性策略与模式,助力加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东北航运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并期望借此丰富国际航运中心尤其是软实力领域的理论研究。本文首先以国际航运中心基础理论及已有研究成果为研究起点,而后选取伦敦、上海和天津三个典型...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Fig.1.1OutlineofthePaPer
中心整体政府综合性行政效率,三是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产业聚集区与航运交易市场所构成的航运产业集群程度,四是高度发达的以航运金融、航运信息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所形成的航运产业融合度。具体展示如图2:盛缓摧巍一图2: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发展模型示意图 Fig.2Sketchoftheint助ationalshlPPingeentersoftPowerdevelopingmo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研究[J]. 张玉昭. 科技和产业. 2011(04)
[2]航运指数对航运金融双中心建设的启示研究[J]. 陈飞儿,赵一飞. 中国航海. 2010(02)
[3]航运软实力的深层解读[J]. 王心明,王华锋,孙光圻.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航运保险外部环境建设探讨[J]. 郑海明. 上海保险. 2010(01)
[5]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关系探析——兼论上海“两个中心”联动发展[J]. 王飞,程树高. 浙江金融. 2010(01)
[6]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经验——以汉堡港为例[J]. 张帅. 物流科技. 2010(01)
[7]境外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经验及启示[J]. 金嘉晨,真虹. 水运管理. 2010(01)
[8]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再认识[J]. 黄有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9(02)
[9]软实力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J]. 马硕. 水运管理. 2007(05)
[10]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系统要求[J]. 戴宝印,张仁颐. 物流科技. 2006(12)
博士论文
[1]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研究[D]. 裴松.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建勇.上海海事大学 2005
[3]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 徐杏.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金震东.大连海事大学 2010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布局规划[D]. 方修宁.武汉理工大学 2003
[3]港口物流服务研究——兼论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D]. 郭坚强.上海海运学院 2001
[4]国际船舶融资租赁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杨荣波.大连海事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88551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Fig.1.1OutlineofthePaPer
中心整体政府综合性行政效率,三是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产业聚集区与航运交易市场所构成的航运产业集群程度,四是高度发达的以航运金融、航运信息为代表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所形成的航运产业融合度。具体展示如图2:盛缓摧巍一图2: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发展模型示意图 Fig.2Sketchoftheint助ationalshlPPingeentersoftPowerdevelopingmo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研究[J]. 张玉昭. 科技和产业. 2011(04)
[2]航运指数对航运金融双中心建设的启示研究[J]. 陈飞儿,赵一飞. 中国航海. 2010(02)
[3]航运软实力的深层解读[J]. 王心明,王华锋,孙光圻.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航运保险外部环境建设探讨[J]. 郑海明. 上海保险. 2010(01)
[5]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关系探析——兼论上海“两个中心”联动发展[J]. 王飞,程树高. 浙江金融. 2010(01)
[6]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发展经验——以汉堡港为例[J]. 张帅. 物流科技. 2010(01)
[7]境外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经验及启示[J]. 金嘉晨,真虹. 水运管理. 2010(01)
[8]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再认识[J]. 黄有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09(02)
[9]软实力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J]. 马硕. 水运管理. 2007(05)
[10]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系统要求[J]. 戴宝印,张仁颐. 物流科技. 2006(12)
博士论文
[1]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研究[D]. 裴松.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杨建勇.上海海事大学 2005
[3]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3
[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 徐杏.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 金震东.大连海事大学 2010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布局规划[D]. 方修宁.武汉理工大学 2003
[3]港口物流服务研究——兼论上海港物流中心的建设[D]. 郭坚强.上海海运学院 2001
[4]国际船舶融资租赁的法律问题研究[D]. 杨荣波.大连海事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8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08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