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4-26 12:16

  本文关键词: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航空地理学是交通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其最年轻的学科分支。本文以中国和欧美主流航空地理学研究为考察对象,从历史演进、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综合视角将近百年航空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的学科起步发展阶段、50-70年代的基础体系建构阶段、80-90年代的理论框架完善阶段以及21世纪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繁荣阶段。航空地理学传统研究主题包括史志与区域地理总图、机场格局与城镇关联体系、网络结构与组织效应及优化、航空布局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机场布局规划及其影响因素、政策对航空业发展的影响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航空运输地位与作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加之航空数据可获得性不断提升,航空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世界(中心)城市、机场体系与航空网络的演化规律与机理、航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成为国际研究热点领域。早期,中国航空地理学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同步,但中期受历史原因的制约而大为滞后;近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研究任务与日俱增。国内学界不仅需要完成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航空地理学基础理论的引入及实证研究,同时须建立航空地理学学科体系,并积极加入国际前沿性课题研究行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关键词】航空运输地理学 研究进展 国际动态 展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82,40928001)
【分类号】:F561
【正文快照】: 1引言自古以来,翱翔天空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18世纪的热气球、19世纪的飞艇与滑翔机等先后问世,激发了人类的航空热情。20世纪初,莱特兄弟成功试飞第一架飞机,开启了人类现代航空的序幕。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军事需要促进了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二战”后,全球整体进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川;国际航空港近邻区域发展分析与借鉴[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3期

2 周蓓;;四川省航空旅游网络空间特征及其结构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1期

3 徐涛;王黎明;张大泉;;中国民用航空机场的可达性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4 金凤君,孙炜,萧世伦;我国航空公司重组及其对航空网络结构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5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6 莫辉辉;王姣娥;金凤君;;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7 宋伟;杨卡;;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年06期

8 莫辉辉;金凤君;刘毅;王姣娥;;机场体系中心性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证[J];地理科学;2010年02期

9 朱剑如,王缉宪;世界城市的空间性与香港的交通建设[J];地理学报;1997年S1期

10 王姣娥;金凤君;孙炜;戴特奇;王成金;;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强毅;周旭英;陈佑启;;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2 刘东良;我国公路密度区域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焦士兴,蒋冰华;河南省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J];安阳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4 郑林昌;张雷;程晓凌;;中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孙艳峰;龚昕;黄子惺;;空港经济的产生机理与空间分布模式[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6 李雪松,许庆斌;运输经济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李娜;于涛方;郭怀成;;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航空流视角(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8 贾蕾;;临空经济区空间演化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9 杨维凤;;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杨晗熠;;枢纽确定单连接轴—辐网络结构在中国民用航空网络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刘会;;临空经济与首都圈一体化[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3 李希昆;黄佳;;西部开发生态保护之环境成本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超;朱建军;;某航空公司枢纽航线网络的多目标优化方案[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一个“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6 ;Spat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ailway Passenger Network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杜辉;黄文勋;尹晓水;;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空港新城战略规划研究——以江北国际机场D1工作区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山岗;;趋利避害、扬长补短——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战略之思索[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文博;面向航空交通系统的复杂网络与网络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彤;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灾物资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杜长亮;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雷敏;马氏链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巍;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改革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树欣;长三角船舶工业布局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卫星;近代江西新式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明杰;青州市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鑫;雁塔区小寨商圈开发改造的战略定位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薛静;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t@;刘婷婷;;我国机场建设布局合理性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2 周蓓,李艳娜;我国民航运输机场布局与旅游资源开发互动关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06期

3 周一星,于海波;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重构(一)[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4 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J];城市规划;1997年02期

5 房庆方,宋劲松,马向明,许瑞生;营造开放空间 提高城市品质——广东省《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绪论[J];城市规划;1998年06期

6 欧阳杰,张肖峰;京津冀北地区机场布局研究[J];城市;2003年03期

7 王法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统计模式研究[J];城市问题;1989年01期

8 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9 杨荫凯;我国当前城市交通研究的热点[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6期

10 郑弘毅,蔡建辉;试论我国公路发展战略[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元琢;董玉平;盖超;郭飞强;董磊;;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2 刘志雨;;我国洪水预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防汛抗旱;2009年05期

3 于翠松;;水文尺度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6期

4 赵廷林;王鹏;邓大军;舒伟;曹冬辉;;生物质热解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7年05期

5 何川;封坤;;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王姣娥;莫辉辉;;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7 聂轶苗;刘淑贤;牛福生;张晋霞;白丽梅;;粉煤灰研究进展及展望[J];混凝土;2010年04期

8 王高旭;陈敏建;;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9 余莉,明晓;降落伞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05期

10 张新军;赵孝平;;多塔悬索桥的研究进展[J];公路;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妙月;底青云;王峗;;地球物理场成像研究进展[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汪春;;黑龙江垦区数字农业研究现状与展望[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爱民;黄铁城;;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展望[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庆林;;创造性研究进展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韩远记;尚富德;;中国桂花的研究进展和展望[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吴燕丽;;旅游人类学研究进展分析[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贾小丽;张平;马涛;王莉;阎瑞香;;果蔬可食性涂膜保鲜研究概况与展望[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8 马建中;高党鸽;吕斌;;纳米技术在制革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赵芯;解庆林;廖雷;朱义年;;含油废水处理研究进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10 张文根;;未来功能材料的新天地——Fullerene化学中功能材料探析及展望[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敬松;缓释及控释注射剂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张鹏;中德专家共商肝癌生物信号转导研究进展[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九陆;进军网络核心[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李丹 苏玉君 郭战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召开[N];中国气象报;2005年

5 莫伟;糖尿病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张骁束;梅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杨传华 陆峰;中西医结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庄愉;AD治疗药物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中国作物学会;作物学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色彩世界 任我展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2 廖志勇;抗肿瘤抗生素C-3509以及抗肿瘤生化调节剂Geldanamycin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3 李艳辉;双花千里光、川芎及宽叶羌活的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4 涂s

本文编号:328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28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