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交通经济论文 >

宁波—舟山港腹地分析及对发展港口经济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03 08:04

  本文关键词:宁波—舟山港腹地分析及对发展港口经济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宁波—舟山港处于我国海岸线的中间位置,与上海港合成犄角之势。文章使用港口腹地划分的最小运输成本法分析了不同运输方式下连云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福州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腹地划分,确定了宁波—舟山港的腹地。并根据宁波—舟山港口和腹地的特点,提出了港口发展要加强对港口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加强内陆港服务建设、扩大港口腹地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 港口腹地 港口服务
【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编号:2009w15)资助
【分类号】:F552
【正文快照】: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实现产业和区域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结合,具有强烈的外向性。其发展的动力来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文;;港口经济腹地及其分析方法探讨[J];港口经济;2006年01期

2 杨柳;港口铁路在港口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港口;2005年02期

3 杨荫凯,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理论探讨[J];人文地理;1999年02期

4 施欣;港口与腹地疏运系统的随机优化决策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6年01期

5 甘国辉,王健;腹地空间经济模型在港口服务潜力评估中的应用——以大连港为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局规划方法初探[J];才智;2008年04期

2 王传胜,杨桂山,施少华;长江中下游干流港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1985~1997年)[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3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4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5 孙春明;;对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董洁霜;范炳全;;国外港口区位相关研究理论回顾与评价[J];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7 胡列格;许高磊;谢辉;;基于重要度区位联合布局法的省际公路布局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列辉;;近代中国沿海相邻港口发展类型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9 程前昌;胡大胜;易忠君;;中国地面交通线路密度的空间差异及变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5期

10 王成金;金凤君;;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列辉;;上海与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2 张学良;孙海鸣;;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1993-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张锋;林善浪;;西方港口体系化发展研究述评[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春明;;基于点轴理论的兰渝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2 韩增林;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曲永岗;港口发展战略及其在连云港港口发展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4 夏飞;高速公路发展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年

6 况漠;基于TEB演化机制的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龚高健;当代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勤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严武元;集装箱码头布局方案的多目标决策与智能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营口港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江健;以用户为驱动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龚铖;国际性港口优势演变的若干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5 梁中;基于可达性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柏吉琼;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刘德威;湘北环洞庭湖区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盖轶婷;公路运输枢纽宏观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9 陈彩苹;北疆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功能和产业发展方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10 高更和;宁西铁路沿线(南阳段)产业布局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一星,张莉;中国大陆口岸城市外向型腹地研究[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2 杨家文,周一星;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静;杨巨龙;;区域性综合运输系统合理化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2007年02期

2 彭火元;;国内港口整车物流服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03期

3 李南;刘嘉娜;;港口国际物流系统的运作机理与组织方式[J];综合运输;2009年05期

4 李学工;杨贺;;构建我国港口联动型应急物流体系[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6年10期

5 戴梓岍;欧洲海港组织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5年07期

6 李金纨;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比较[J];铁道运输与经济;1981年02期

7 杨世威;吉达鹏;万宏雷;蔡文华;;连云港港集装箱运输需求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年06期

8 汪传旭;;全球供应链环境下现代港口的关系演变与发展趋势[J];港口经济;2011年03期

9 杜晋;控制服务过程 提高服务质量[J];中国水运;2000年01期

10 张瑾;王越;;从港口功能发展看第四代港口的发展模式[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阳;;西部大开发引致综合运输市场发展趋势预测[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李远富;;Fuzzy综合评判在运输方式比选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3 唐加福;晁代振;;多种运输方式下物流系统的运输与定价联合决策[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衣春光;邱烨;;物流成本的分类与控制研究[A];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浩;;路局车务段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2009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于波;胡晶;靳志宏;;基于多种运输方式与多目标阈值的快递网络优化[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锋;林善浪;;西方港口体系化发展研究述评[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玲玲;伍转青;;优度评价法在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组合优选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与评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许茂增;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现状、问题与建议[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利清;兰培真;;基于FIoyd法的运输方式选择研究[A];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成瑛;“三无”供货船违规营运埋隐患[N];宁波日报;2008年

2 何方 宋兵;APEC港口服务网络在宁波成立[N];国际商报;2008年

3 谢宗惠;APEC港口服务网络秘书处将设在北京[N];中国水运报;2007年

4 记者 徐本梁 包凌雁;交通运输部和市政府联合举办酒会招待APEC港口服务网络理事会员[N];宁波日报;2008年

5 方颖;徐祖远出席APEC港口服务网络特别理事会[N];中国交通报;2009年

6 记者 田建兵 张保元;发挥港口优势 实现经济共赢[N];山西政协报;2007年

7 吴楠邋李韬;亚太港口服务网络建设提上日程[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朱婧;APEC港口服务网络办公室正式挂牌[N];中国水运报;2008年

9 祝旗;天海情深[N];中国气象报;2002年

10 福州大学 庄倩玮 王健;港口发展的问题与出路[N];现代物流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敏;北仑—武钢进江矿石江海直达驳运输方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崔广彬;一体化物流网络布局中的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赵静波;吉林省综合运输体系完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旭;现代物流理念下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整合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鲁子爱;港口服务系统仿真与港口规模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文书生;公司战略与企业物流运输服务的ASP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马彩雯;多式联运的虚拟企业运作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方晓平;关联货物运输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的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9 黄洁;垂直解体与低运输成本下的产业集聚间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晨勃;时空维度下国际贸易中运输成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唐顺梅;基于牛顿模型的港口腹地划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张雄;装备物资动员的运输成本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杨倩;基于广义运输成本的港口腹地划分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赵向前;高铁与其他运输方式可替代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包红武;中钢国际货运公司铁矿物流解决方案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胜仙;龙口港集疏运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8 张辉;基于LP的物流企业公路运输成本优化模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陈宽;物流企业多种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付为;快递企业多种运输方式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宁波—舟山港腹地分析及对发展港口经济的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tysjj/342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